时间 : 2016-02-04 09:44:14 来源:凤凰中医
近年来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逐年增多,人们对血液疾病投入了更多的关注。那么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相信不少人对此存有疑问。专家表示现代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可能和
近年来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逐年增多,人们对血液疾病投入了更多的关注。那么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相信不少人对此存有疑问。专家表示现代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已较肯定,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不到1.0%,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3.2%。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肝炎类型至今尚未肯定,约80%由非甲非乙型肝炎引起,可能为丙型肝炎,其余由乙型肝炎引起。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有两种类型:急性型居多数,起病急,肝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间期平均10周左右,肝炎已处于恢复期,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重,生存期短,发病年龄轻,大多系在非甲非乙型肝炎基础上发病;慢性型属少数,大多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发病,病情轻,肝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间期长,生存期也长。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致染色体畸变,并可通过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尚可破坏骨髓微循环。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化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兴起,由于不注意劳动保护,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有所上升。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呈慢性型,也可呈急性严重型,以后者居多。 3、电离辐射: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4、药物: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讲述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希望大家对这方面有个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了再障的发病原因,有利于从深层测得研究这种病症,在治疗和预防方面有新的突破。一切从小事关注起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