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2-02 14:22:09 来源:凤凰中医
帕金森领域专家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随着病情的发
帕金森领域专家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那么帕金森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症状都有哪些-症状解答篇
1.运动障碍。此症状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震颤。此症状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4.姿势与步态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
很多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帕金森这种疾病有了太多的了解,患者的早期症状大都不甚了解。由于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自身很难觉察,等到身体出现明显的异常时,患者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而往往错过了早期的治疗,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对帕金森症状表现加以了解,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病情。
帕金森病的症状都有哪些-治疗技术篇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是治疗帕金森疾病性价比最高的手段,比起昂贵的DBS,RBST能够付出较少的钱,达到DBS的治疗效果,并且避免的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效和手术治疗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也会引起并发症等问题。
它是利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将穿刺针、微电极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去除病变等方法,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
国家级“863计划”项目,患者验证,疗效显著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是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自从应用临床以来,已经成功治疗15000名患者;通过对于传统技术的不足中找到治疗帕金森疾病新的方法,从而为患者带来福音,让众多患者走上康复的大路,开启了直通希望的大门。
顶尖技术,“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四大突破
突破一、共鸣度高适应人群广:“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这类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良好的疗效和极高的安全性,适合人群广,很快在欧洲的神经病学领域引起轰动。
突破二、手术精确度大大提高:该技术以其精确度高、安全性高、疗效可靠、1小时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闻名世界。将脑定位的精确度从传统手术的厘米数量级,提高到百微米数量级,靶点精确度达0.1mm。将病变部位从核团水平精确到细胞水平,可以说是帕金森病医学治疗史的一大新突破。
突破三、治疗理念全国领先: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标示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精确定位,指导射频毁损靶点,对于病变的治疗由核团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使毁损灶缩小到致病的细胞上,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治疗的理念和方法上均处于医学先进水平。
突破四、杜绝复发成功率高:该技术在临床上已成功地为近数万例帕金森病患者施行了治疗。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23岁;患病时间最长的37年,最短的1年。这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均陆续康复出院,治疗痊愈的患者基本不易复发。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