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1-27 14:09:58 来源:凤凰中医
白血病
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对小儿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开展较晚,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儿童白血病的诊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专家指出,现代治愈的概念已不仅仅是达到生物学治愈(即临床治愈),而且还要达到心理学和社会学治愈。因白血病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白血病将造成患儿及其家庭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改变他们今后的生活方式。不同年龄的患儿对白血病的反应不同。五岁以下儿童主要担心与父母分离以及治疗引起的疾病。年长患儿更关心治疗对身体的影响,如脱发。患儿对自己患病常感到不解,少数患儿由于绝望而自暴自弃,拒绝治疗。家长对白血病的最初反应是极度的恐惧,随之可能产生绝望情绪,茫然不知所措,继而对孩子患病感到不解和自责,想方设法寻找原因。由于急切需要治疗,常导致乱投医。多数人仍错误地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所以一旦获得缓解,往往又会怀疑当初是否诊断错误,个别病人甚至因此自动停药。家长对患儿的同胞以及今后生育的孩子是否也会患白血病极为关心。多数家长对患儿有自责感和负罪感,这往往导致对患儿的百般依从和溺爱,而这又将造成患儿日后的社会适应性障碍。多数患儿和家长经过一段时间,心理逐渐适应。要停药前或停药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担心复发,又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沉重的精神,心理压力常常使家庭矛盾激化,甚至导致父母离婚,这又将使患儿受到更大的心理打击。社会上对白血病的错误观点及心理反应,也会加重患儿的精神创伤。文献报道半数的白血病患儿家庭成员需要心理治疗。白血病患儿在入托,入学,升学以及日后的就业,恋爱,结婚,生育等方面容易受到歧视。家长,亲戚和朋友出于对患儿的关心,经常过多地限制患儿的活动。这往往使患儿失去进取心,易于满足,性格多内向,社会交往减少。研究证实,体力和精神活动与白血病的病程之间无明显关系。因此,在患儿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鼓励患儿学习或上学,尽量做一些家务,参加社会活动。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患儿的心理变化,理解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倾听患儿和家长的诉说,给予真诚的安慰,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目前,白血病仍是一种治疗非常困难的恶性肿瘤,因此需要全社会对白血病患儿关心和支持,社会各界应当正确看待白血病患儿,给予充分理解,温暖和关怀,帮助白血病患儿和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