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大肠癌

大肠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时间 : 2016-01-26 17:15:09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大肠癌,大肠癌的病因

很多人往往不重视一些病的早期症状,使得身体受到了很多危害才意识到自己得了病,其实只要人们做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就会知道自己是否与疾病相关。另外一般疾病都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持续性的危害,而大肠癌是能够对于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的疾病,所以人们应该提前预防,那么下面就教大家一些检查大肠癌的方法:检查粪便会不会黏马桶就是一个指标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宿便?

检查粪便会不会黏马桶就是一个指标。

“你的大便会黏马桶吗?”请想想看,马桶壁有多光滑?粪便却能沾黏上,而且连冲水都冲不掉,那些废物在我们肠子里,沾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粪便会黏马桶的人多半是因为吃了太多高油脂、高蛋白和高精制淀粉的食物。常吃高油脂和高蛋白的食物所产生的粪便,就像是沙子加上水泥一样会变得又硬又重,不易排出;积得越久,宿便就会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而不自觉,也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论点。

“不信的话,试试看连续三餐只吃油炸食物会变怎样?”

我进一步向他们提出建议,相信隔天的粪便就会变得黏稠不易排出,而且会变细,像从中间硬挤出来的。

若是还无法想像以上情况的话,不妨试想一下你家的抽油烟机上所残留的油渍,如果是刚沾上的,很容易就擦得掉;但是如果隔了几天不擦,就会越来越难擦掉。当那些油脂逐渐变黏、变硬,最后就会像蜡一样沾在墙壁上。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我们的肠子里,宿便就是这样来的。

每天排便一次是不够的!

很多人问我:“多久没排便就算是便秘?”

一般的标准是三天,但我认为那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便秘。

就像每天都要倒垃圾一样,我们一天如果吃三餐,正常来说,也应该一天要排便两到三次才能清干净。

很多人以为一天上一次,大号就够了,但我会说一天只上一次,大号是轻度便秘,两次是标准,最好的情况是一天三次。

以我自己的状况来说,每天习惯排便两次,一次是早上出门工作之前,另一次则是晚上洗澡前。

排便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我常说:“不管有没有便意,时间到了,蹲都要蹲出来就对了。”

建议大家可以压压看自己的左下腹部,如果是硬硬胀胀的,很可能就是有宿便积在里面。

想要正常排便、不便秘,取决于:好水、酵素、纤维和益生菌等四大元素,这四大元素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标准。

现代人通常水分补充不足、酵素不够、纤维素不足,肚子里的好菌也不够。正常来说,我们的肚子里应该要有一公斤重的菌在里面,菌在肠道健康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些元素的缺乏造成现代人排便不顺,宿便容易累积在大肠内。

便秘造成的憩室,是大肠藏污纳垢的温床

有些人在用力排便时,肠子因为压力的关系,让结肠壁较脆弱的地方,像吹气球一样长出一个气囊出来,就形成了憩室。

它是一种良性的囊袋,是大肠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如果不处理,久而久之就有形成大肠癌的可能。

憩室一旦长出来就不易消除,老人家和便秘者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都会有憩室,平时不痛不痒,就像盲肠一样,如果没有脏东西跑进去就没事,但如果排泄物囤积其中,就容易发生感染或发炎。因此,已经有憩室的人应以断食、灌肠来定期清除里面的脏东西。

毒素不清,会累积成癌

在大肠癌的发生部位和发生机率中,直肠和乙状结肠得癌症的机率最高,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肠癌都集中从肛门上来六十公分的这一段,因为这里是宿便最容易囤积的地方,毒素都累积在这里,这段肠子就像家里的垃圾桶,等到垃圾积满了才会去倒。肠癌目前高居国人癌症发生人数的第一名,是有迹可循的,证明现代人饮食中的毒素真的太严重,加上排泄不良,宿便的毒素都累积在大肠内。

以上就是一些检查大肠癌的方法,请大家务必按照文中所写到的方法,认真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患有大肠癌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大肠癌的检查方法...”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大肠癌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中大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1.便潜血试验 由于大肠癌常...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