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友不宜单用中药来降糖

时间 : 2016-01-25 16:50:42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中医治疗法流传千年,其效果毋庸置疑。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中药虽然没有见效慢,但是没有“副作用”,因此,部分患者会选择中医来治疗自己的糖尿病,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患者应在糖尿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疗效肯定的降糖西药或者胰岛素进行降血糖。

老陈一年多前查出患有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在10毫摩尔/升左右,用上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后来,他从一家医疗单位在某电台举办的“健康讲座”中得知,西药副作用大,而中药“没有副作用”,还能“根治”糖尿病,所以就开始服用这家医疗单位自配的降糖中药治疗。

最近,老陈连续查了几次空腹血糖,结果都在13毫摩尔/升-15毫摩尔/升左右。这让老陈没了主意,是接着服用“没有副作用”的中药,还是改服西药降血糖呢?

其实,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中药无论是单方还是复方制剂,其降糖作用都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根治糖尿病。中医中药对于糖尿患者的作用,主要不是用它来降糖,而是通过滋阴、活血、补肾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和防治慢性并发症。因此,中药不能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导药,只能是起辅助治疗作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消渴丸,也并非纯中药,其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加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好,或有一些慢性并发症,可以选用一些中药,但必须选用“国药准字”中成药,或经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正规医院的制剂。如果经济条件有限,还是应当把有限的钱花在有明确降糖作用的西药上。

另外,近年有些不法分子或不法诊所,明明知道中药制剂不能明显地降低血糖,但为了吸引患者,就往其所谓的“纯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中,添加价格低廉的西药降糖药成分,蒙骗患者。比如2006年,卫生部就撤销了4个保健食品厂商出品的4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因是这些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了禁止用于保健食品的格列本脲等降血糖化学合成药物。患者在听信他们所宣传的“中药和西药比无副作用”、“能根治糖尿病”等不实宣传后,很容易上当购买。而患者吃了这些药或保健食品,血糖虽然也可降低,但血糖降低的背后是什么?一是患者以昂贵的价格购买的“纯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其所起到的效果,可能与以低廉的价格购买的降糖药所起的效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患者花了冤枉钱。二是存在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因为这些“纯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中的西药成分是非法添加,配制者、生产者当然不会把其含量等问题写在说明书上或告诉患者。这种情况下,患者根本不知道其中有降糖西药,更无法控制降糖药的用量。这样,要么会使血糖降得过低,出现严重低血糖;要么血糖降不下来,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危险症状。

因此,患者应在糖尿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疗效肯定的降糖西药或者胰岛素进行降血糖,而不要盲目相信“纯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降血糖、“根治”糖尿病的不实宣传。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友不宜单用中药...”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