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为何不愿打胰岛素?

时间 : 2016-01-25 16:50:34 来源:糖尿病网

[摘要]

由于糖尿病的自身特点,并发症较多和病程较长的患者比其他人更易处于无奈、焦虑、恐惧和忧郁等不良情绪造成的精神危机状态。

“医生,我不想打胰岛素。现在就注射胰岛素,那我以后就离不开它了,我的病不至于那么重吧……”这是我在接诊糖尿病患者时屡见不鲜的情形。作为专科医师,我不得不重复对每个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反复解释。

患者为何不愿打胰岛素?

由于糖尿病的自身特点,并发症较多和病程较长的患者比其他人更易处于无奈、焦虑、恐惧和忧郁等不良情绪造成的精神危机状态。受这种负性情绪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情感、意识(简称知、情、意,是评价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三要点)等内在心理活动常常出现失调。他们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常因对病情缺乏了解,唯恐原本有病的身体再受到长期注射胰岛素的伤害,因而固执地认为口服药物治疗一定比针剂治疗不良反应少。有的患者还会担心周围人对自己打胰岛素会产生歧视。尤其不少患者处于更年期阶段,性激素的变化使情绪更不稳定,抑郁、焦虑、疑惑、恐慌等情绪长期存在,因此很难接受医生的建议,更别说配合治疗了。部分糖尿病患者虽觉得医生说得有道理,但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注射胰岛素的事实,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部分患者存在盲目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心态,我们不妨称之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

这种来自患者心理上的“胰岛素抵抗”,对治疗的阻力往往大于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所以,医生不仅要为患者解除生理病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干预技能,帮助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压力。同时,糖尿病病人也应理智地主动接受相关的心理疏导。

药物依赖与替代治疗

药物依赖是指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由于初始剂量不足以控制病情而不得不增大剂量,一旦终止或减量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戒断反应)。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此时只有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不足部分,才能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替代治疗与上述药物依赖有本质不同。如果需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而患者却非要坚持口服药物,那只能继续加大对胰岛功能的透支,这好比“鞭打病牛”。因为糖尿病一旦确诊,胰岛功能只残留50%以下,可供患者有生之年透支的胰岛资源已极为有限。

随着胰岛功能衰竭或糖尿病并发症的加重,患者可能需逐渐加大胰岛素注射量,但这决不是当初用胰岛素用错了,或药物依赖造成的。

低血糖反应可见于用胰岛素的病友,有时甚至很严重,使病友产生恐惧感,但通过适当的血糖监测和选择合适的剂量,严重的低血糖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何做到与“糖”共舞?

1,首先,糖尿病患者与医生之间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互动,变被动沟通为主动沟通。这样可逐步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还能使长期波动的情绪得到改善。良好医患关系可使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偏离方向。

2,提高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收集并阅读与糖尿病有关的报刊杂志,也可去正规的糖尿病网站浏览,从中获得斗志和丰富的知识。不要盲目听信夸大其词的糖尿病广告,以免陷入认识和治疗误区。

3,参加糖尿病俱乐部,通过丰富的集体活动,可以获取先进的治疗经验。在与人沟通时可使自己身心获得快乐,改善生活质量。

以上几点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除心理上的胰岛素抵抗。只有首先战胜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才能配合医生战胜躯体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病友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努力使知、情、意等心理的内在活动相互协调起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向糖尿病或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患者为何不...”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