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胰岛素的新用途

时间 : 2016-01-25 16:50:34 来源:糖尿病网

[摘要]

研究发现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实际上就是高血糖长期刺激大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导致了内皮细胞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调节血管通透性功能的下降,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实际上就是高血糖长期刺激大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导致了内皮细胞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调节血管通透性功能的下降,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发现重危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烧伤等,即使没患糖尿病也会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国外对181例重危患者采用了静脉输注胰岛素,死亡率下降了43%。一周后,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和一氧化氮明显下降。表明胰岛素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浸润,抑制血管壁炎症,防止脏器功能衰竭。有人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发现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得到恢复,使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敏感性提高。

胰岛素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以往认为高胰岛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发病的“共同土壤”,但是,经过对70例胰岛素瘤长期观察,并未发现心脏病发生率的增多。以后发现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才是引发动脉硬化的原因。因而临床上可以大胆使用胰岛素,不必担心胰岛素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人还进行了胰岛素口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试验,结果硬化块减少,硬化面积下降22%~37%,由于口服胰岛素已被胃液破坏,失去降糖作用,故而抗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抗炎和保护内皮细胞作用有关,与降糖作用无关。

胰岛素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般不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会激活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内皮。此刻,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间接起到了保护内皮细胞作用。

胰岛素治疗骨质增生

胰岛素可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合成胶原纤维,促使骨质对氨基酸的摄取,胰岛素还可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有利于骨质形成,最适合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

胰岛素治疗精神疾病

胰岛素休克疗法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躁狂状态,临床有效率为44.3%~60.4%。胰岛素低血糖疗法主要用于中毒性精神病的精神错乱和震颤性谵妄,对焦虑、紧张和神经衰弱也有效,有效率达77.4%~89.2%。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胰岛素的新用途”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