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认清糖尿病饮食的几大误区

时间 : 2016-01-22 18:16:44 来源:

[摘要]

饮食疗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已为众多糖尿病友所接受,但通过与病人交流,发现很多病友在认识观念和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的糖尿病饮食误区归纳为十个方面,并结合实例逐一加以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帮助。

糖尿病饮食误区一

饮食疗法饥饿疗法

临床实例: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人也越来越多。这不,隔壁的张大爷最近因为口渴、消瘦,去医院一查果然是糖尿病。医生告诉他,糖尿病属于“富贵病”,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张大爷觉得医生的话在理,可不是吗?在过去那“连肚子都填不饱”贫困年代里,压根就没听说过“糖尿病”这个词,看来很有必要“回到解放前”。从此以后,他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多吃一口,不久,张大爷去医院复查血糖,嘿,血糖还真正常了,于是张大爷对“病是吃出来的”这句话愈加坚信不疑。三餐吃得更少了,有时甚至一顿饭吃不了一两,经常饿得心慌出汗、眼花手抖,直到有一天夜里出现了严重低血糖昏迷,如果不是发现救抢及时,很可能连命都搭上了。

医生点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少数轻症糖尿病友甚至只需控制饮食便能使血糖维持正常,因此,饮食疗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饮食治疗≠饥饿疗法。如果病人进食量太少(每天主食低于150克),不仅容易出现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而且还会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苏木吉现象”),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不仅如此,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还会造成体内自身脂肪及蛋白质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

因此,科学的饮食疗法应该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当地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即根据病人年龄、胖瘦、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进食量,并注意饮食多样化,而不是一味地忍饥挨饿或偏食。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每顿主食不超过2两,不低于1两;主张少食多餐,即把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如半两主食或者一个鸡蛋)作为加餐用;可以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各种绿叶蔬菜。

糖尿病饮食误区二

主食少吃,副食不限

临床实例:张阿姨自从查出糖尿病以后,每顿饭主食比过去吃得确实少多了,但鸡、鸭、肉、蛋等副食品的摄入量却明显增加,而且平时每当肚子饿了,就用坚果类零食来充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阿姨发现自己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她有些纳闷,自己吃得并不多呀?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医生点评: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这表明不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样也需要控制,不能因为副食含糖少,就随意多吃。

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鸡、鸭、鱼、肉、蛋、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1克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也产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要产9千卡热量。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如果副食吃得太多,同样也会升高血糖,不仅如此,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还会导致肥胖,使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有些糖尿病友经常花生、瓜子不离口,认为这样可以减轻饥饿感。殊不知,坚果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100克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所含的热量相当于200克主食,30粒花生米(约12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汤匙植物油(10克)或者25克面粉或大米。因此,坚果类的零食不能随便吃。

张阿姨尽管主食吃得很少,但血糖总控制不好,就是因为副食和坚果类零食吃得太多。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认清糖尿病饮食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