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1-22 18:15:54 来源:糖尿病网
秋冬季节,寒潮频频来袭,加上天气干燥,糖尿病人相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冒生病。那么天冷如何保护自己呢?如何才能平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季呢?
秋冬季节,寒潮频频来袭,加上天气干燥,糖尿病人相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冒生病。那么天冷如何保护自己呢?如何才能平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季呢?
专家说,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小方法:
1.适当运动。户外活动可促进体内产生热量,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壮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不宜过劳。天冷日照少,人的精神易于忧郁,运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抑郁症的发生。
2.多多喝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有些人以为人体没有出汗似乎不须喝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即使没有出汗但是隐性出汗仍然是存在的,而且呼吸道被带走的水分比其他季节更多。如果喜欢喝茶,这也是不错的选择,茶可以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3.经常喝粥。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而且粥对人体来说,更加容易吸收,尤其是各种加了“料”的粥,既美味可口又有利于健康,何乐而不为。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对于喝水不足的人来说,能够补充体内的水分。
4.适时进补。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老百姓常说“冬日进补,开春打虎”道理就在此。进补要讲究科学,缺什么补什么,不要滥补。如果有条件应该到医院,针对自己身体状况开出适宜的进补方。
5.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腊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睡眠充足,能够让人精力充沛,利于阴精的存贮。冬天存贮丰富,整个一年人的活力都会很强。但是冬天也不要过于贪睡,睡觉过多,人也会变懒的,反而降低抵抗力。
6.开窗换气。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经常开窗,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有害菌,减少疾病的发生。
7.讲究卫生。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但是保暖同时,要开窗换气,让空气流通,防止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天冷,室内外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室内外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差,也容易着凉感冒。所以冬天要特别讲究卫生,消灭有害菌,保重健康。
8.温暖双脚。“寒从足起”,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白天,可以适当走路,让脚部温暖。晚上临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活络全身的血液循环,还有利于睡眠。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