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教您如何防止血糖上蹿下跳

时间 : 2016-01-22 18:15:50 来源:久久健康网

[摘要]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在各种激素的调节下,空腹血糖通常稳定在3.9―5.6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内血糖最高,但一般不超过7.8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在各种激素的调节下,空腹血糖通常稳定在3.9―5.6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内血糖最高,但一般不超过7.8毫摩尔/升。

国内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微量白蛋白尿的也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血糖波动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最近有观点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很多“加速大脑老化”的因素,血糖波动就是其中之一。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起效迅速的口服降糖药物来降低餐后血糖,有益于延缓认知能力减退。

可见,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降到正常,还要避免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呢?

1确定合适的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另外,餐后血糖应小于10毫摩尔/升。

2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血糖监测能反映出患者日内和日间的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做72小时的持续血糖监测。

3寻找诱因。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类:内在原因包括肝、肾、胃肠、垂体病变等,食物、药物的吸收改变、饮食、运动、情绪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种类、纤维素的含量和烹调的方法,进食时间的改变,抗糖尿病药物特别是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与饮食运动配合的改变。

4预防低血糖。长效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短效磺脲类药物、苯磺酸类药物、双胍、噻唑二酮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容易导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岛素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作用较平缓,持续时间长,比起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来,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教您如何防止血糖...”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