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糖友控糖须做好4点

时间 : 2016-01-22 18:15:47 来源:

[摘要]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即使血糖不是很高,但血糖波动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因为血糖波动大,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促发血管性并发症,还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与死亡率。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降低血糖的波动性。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导致血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即使血糖不是很高,但血糖波动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因为血糖波动大,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促发血管性并发症,还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与死亡率。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降低血糖的波动性。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导致血糖波动的原因,以及预防糖尿病波动的一些手段。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在各种激素的调节下,空腹血糖通常稳定在3.9―5.6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内血糖最高,但一般不超过7.8毫摩尔/升。同一天内血糖波动幅度在2.0―3.0毫摩尔/升,不同日之间的血糖波动幅度更小。但糖尿病患者日内和日间的波动幅度是正常人的2―3倍,胰岛功能越差,波动越明显,且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1、气候因素: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

2、感冒: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

3、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焦虑、烦躁、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药物剂量不足: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

5、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病患者暂时性机体不良反应。

6、过多食入高油脂食物:引起胰岛功能不能很好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7、长期便秘:导致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利,影响血糖。

8、饮水不足:导致代谢失衡,影响血糖。

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呢?

1、确定合适的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另外,餐后血糖应小于10毫摩尔/升。

2、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血糖监测能反映出患者日内和日间的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做72小时的持续血糖监测。

3、寻找诱因。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类:内在原因包括肝、肾、胃肠、垂体病变等,食物、药物的吸收改变、饮食、运动、情绪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种类、纤维素的含量和烹调的方法,进食时间的改变,抗糖尿病药物特别是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与饮食运动配合的改变。

4、预防低血糖。长效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短效磺脲类药物、苯磺酸类药物、双胍、噻唑二酮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容易导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岛素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作用较平缓,持续时间长,比起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来,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如何避免血糖“上...”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