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时间 : 2016-01-20 16:58:04 来源:99健康网

[摘要]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全国约有 1. 2亿以上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每年乙肝发病人数约为 270万例 ,乙肝及丙肝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危及生命。目前 ,现代医学虽在诊疗技术及药物上不断更新 ,但疗效尚难尽人意 ,以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干扰素为例 ,其对乙、丙肝的远期完全应答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全国约有1。2亿以上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乙肝发病人数约为270万例,乙肝及丙肝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目前,现代医学虽在诊疗技术及药物上不断更新,但疗效尚难尽人意,以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干扰素为例,其对乙、丙肝的远期完全应答率也仅在20―25%左右,且有严格的适应症限制,所以,寻求新的治法与药物,对于我国的众多肝炎患者来说尤为紧迫。

我国自50年代即开展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研究,40多年的历程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不可替代的重要疗法,极大丰富与扩展了本病的临床治疗领域,如现在广泛应用的强力宁、甘利欣注射液是从甘草提取出的甘草次酸复合制剂,肝炎灵、苦参碱注射液源于山豆根、苦参,另外如益肝灵(水飞蓟)、联苯双脂(五味子)、猪苓多糖(猪苓)、齐墩果酸(女贞子)等等。

目前,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立足于传统的辩证论治,通过学习现代医学关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预后转归的研究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了辩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宏观与微观综合辩证的新格局,赋予肝病治疗新的内容与希望。现结合肝病用药的四个主要环节:改善肝功、抑制病毒、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将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分述如下: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这是肝炎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通过降酶护肝、利胆退黄、调整蛋白比值、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减轻、保护肝细胞的损伤、抑制肝脏病变的进展。主要包括:1)清热解毒类如蒲公英、栀子、黄连、败酱草、龙胆草、连翘等。2)清热利湿类如车前草、通草、猪苓、茯苓、泽泻等。3)活血化瘀类如丹参、赤芍、丹皮、桃仁、红花等。4)疏肝利胆类如柴胡、枳壳、郁金、青皮、茵陈、金钱草等。5)健脾养肝类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黄芪、黄精、白芍等。一般护肝降酶常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药为主,利胆退黄以凉血活血、疏肝利胆为主,降浊、纠正蛋白失调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组方。

2、抑制肝炎病毒:目前认为肝炎病毒引起肝脏损伤的机制有二:一是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二是人体对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对感染肝炎病毒的肝细胞产生免疫损伤。不论何种机制均以肝炎病毒作为启动病原,并且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存在与复制是肝组织病变持续进行和慢性化的原因,故抗病毒治疗是肝炎治疗中最主要与关键的环节。目前中医药抗肝炎病毒主要侧重于抗HBV的临床观察与药物筛选,多为清热解毒以及补肾、活血类中药如:黄柏、虎杖、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龙葵、贯众、桑寄生、菟丝子、蛇床子、何首乌、桃仁、赤芍、丹皮等。必须注意到,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结果差别较大,效果不甚理想。所以今后应完善有关动物模型的建立,筛选针对肝炎病毒致病各个环节的药物,以使其研究更加深入。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肝炎 中医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