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乙肝两对半与肝功能自测

时间 : 2016-01-20 16:56:21 来源:

[摘要]

当医生认为病人可能患肝炎时,都会让病人做肝功能检查,其目的是:

当医生认为病人可能患肝炎时,都会让病人做肝功能检查,其目的是:

1、协助诊断各种肝病,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死、肝癌等,并帮助了解肝脏损害的程序、转归及预后;

2、确定黄疸性质、病因,并以此确定治疗方针;

3、了解全身器官,如心、肾、胃肠、内分泌代谢等疾病对肝脏的影响程度;

4、了解工业毒品、药物等对肝脏的影响;

5、在治疗过程中,帮助判断药物的疗效。

${FDPageBreak}

肝脏的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因此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也很多,肝炎时通常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麝浊试验、血清黄疸指数、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泳、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等。

1、血清转氨酶检查

通常检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俗称谷丙转氨酶,简称ALT,以前称GPT)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俗称谷草转氨酶,简称AST,以前称GOT),是肝炎病人非常敏感的指标。转氨酶越高一般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越严重,并从某种程度上提示病情的轻重和愈后。

2、血清麝浊试验

简称TTT,其反映了肝实质损伤的程度,也是肝脏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其升高的程度基本与肝脏损伤的程度平行。

3、血清黄疸指数、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检查

主要了解黄疸的有无、程度及变化动态。一般认为,黄疸指数、总胆红素越高,则肝细胞受损害的程度越重,直接胆红素可帮助确定是否是溶血性黄疸。

4、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泳

大部分的血浆蛋白都在肝脏内生成,故检查血清总蛋白及白、球蛋白的比值,即可了解肝脏受损害的程度。总蛋白下降、白/球蛋白比值减少、电泳试验γ球蛋白增加,是肝炎的常见情况。

5、血氨

肝脏是体内利用氨合成尿素的唯一器官,在严重肝细胞损害时,血氨可升高。

6、凝血酶原活动度

肝脏是血液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当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临床表现。

7、甲胎蛋白

简称AFP,持续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8、碱性磷酸酶

简称ALP或AKP,肝炎时大多增加或微增,如同时有肝内胆汗淤积时,有ALP活力升高。

在肝炎的诊疗过程中,肝功能检查是做得最多、使用最广的一种检查手段。不管肝功能检查的指标怎样变化,都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从临床实践来看,肝功能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FDPageBreak}

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

1、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乙肝两对半与肝功...”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