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1-20 16:56:19 来源:
本文讲述黄疸性乙肝的发生机制以及危害,对于提高人们对疾病认识以及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疸性乙肝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肝炎病毒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浸润,充血、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功能。从而使黄疸性乙肝病情越来越严重。
黄疸性乙肝还会使胆红素不能从胆道系统正常的排出而进入血液,胆红素随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脏器,则各脏器均可被染成黄色。这种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与弹性硬蛋白的组织结合最紧密,含有丰富弹性硬蛋白的巩膜,皮肤最易显出黄色。最为常见的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它还容易引起急性消化道传染疾病。黄疸型肝炎患者发现病情后要及时治疗。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