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中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时间 : 2016-01-20 16:55:28 来源:肝宝宝网站

[摘要]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急性黄疸型肝炎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加重疾病进展。中医药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方面疗效卓著 ,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急性黄疸型肝炎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加重疾病进展。中医药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方面疗效卓著,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发热,恶心欲呕,腹胀纳呆,身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用龙虎汤(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或用茵鸡黄草汤(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治疗,疗效甚佳。

2。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身目发黄。色暗淡,尿黄,纳少,恶心,腹胀痛,大便稀溏,倦怠,舌淡,苔白腻,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3。通腑泻浊,利胆退黄法: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中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巩膜皮肤黄染,小便短少,如浓茶色,大便燥结,腹满或胀,两胁下胀满拒按,口中热臭,舌红,苔黄厚腻或黄燥,脉弦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

4。和解少阳法: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枢机不利型。症见: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5。健脾化湿法: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中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身目萎黄晦暗,不思饮食,腹脘胀满,恶食,小便短黄,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方以六神散加味(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强调营养支持和早期的严格卧床休息,至症状减退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烟酒、过劳和肝损害的药物,各型的抗病毒指证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黄疸型肝炎 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药急性黄疸型肝...”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