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
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
鳞屑。青壮年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病因和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链球菌、免疫功能异常、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变化等有关。临床表现一、寻常型银屑病1.基本损害为浸润性红斑或丘疹,边缘清楚,上覆银白色云母状鳞屑,刮去鳞屑后见发亮薄膜(薄膜现象),再刮之见点状出血(点状出血现象);2.皮损主要分布于头皮和四肢伸侧,可泛发全身;3.皮损形态多样,可呈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等;根据皮损活动情况分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在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4.病程呈慢性,容易复发;5.皮损处头发呈束状,甲可呈顶针样或变形损害。二、脓泡型银屑病1.皮损为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成批发生表浅性无菌性小脓泡,可形成脓糊,伴脱屑;2.掌泡发病或全身泛发;3.常伴有甲病变或关节及全身症状。三、关节病型银屑病1.表现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2.常与脓泡型并发,皮损呈急性广泛分布,或呈蛎壳状,关节症状与皮损平行;3.X线征似类
风湿性关节炎,但RF阴性。四、红皮病型银屑病1.多由急性进行期银屑病受刺激或处理不当引起;2.表现为全身潮红,大量脱屑;3.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诊断依据一、寻常型银屑病1.基本皮损为红斑或红斑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2.好发于头皮及四肢伸侧,对称分布或泛发;3.部分有甲损害;4.皮损形状多种多样,头皮可见束状发;5.自觉不同程度
瘙痒;6.病情慢性,易复发;7.特征性组织病理特征。二、脓鸵疾?1.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成批发生表浅性无菌性小脓泡,可形成脓湖,伴脱屑;2.掌泡发病或全身泛发;3.有甲病变或关节及全身症状。三、关节病型银屑病1.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2.常与脓泡型并发,皮损呈急性广泛分布,或呈蛎壳状,关节症状与皮损平行;3.X线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RF阴性。四、红皮病型银屑病1.多有急性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受刺激等处理不当;2.全身潮红,大量脱屑;3.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1.外用药物治疗;2.内用药物治疗维生素类;(2)维甲酸类;(3)皮质类固醇激素;(4)免疫抑制剂;(5)免疫调节剂;(6)抗生素治疗;(7)其他。3.物理疗法;4.皮损内注射疗法;5.中医治疗。用药原则1.外用药物急性期宜用湿和保护药,如硼酸软膏、皮质类固醇药膏等,稳定期及退行期可行硫磺、焦油类、维甲酸类、葱林、氮芥等配制的药膏;2.维甲酸类用于重症及顽固患者;3.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仅适于重症其他治疗无效者;4.免疫抑制剂(MTX、环孢素A等)用于重症特殊类型;5.乙亚胺及乙双吗琳因有较强毒副作用及停药后较高的复发率,在临床上特别慎用。辅助检查1.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重症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的患者应进行皮损活检及组织病理检查;2.关节病型银屑病需进行关节X线拍片检查及类风湿因数检查;3.三型重症患者发生全身症状及脏器损害时应进行生化全套检查。疗效评价1.治愈:皮损消退90%以上;2.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3.未愈:皮损消退30%以下。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