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1-20 16:51:29 来源:互联网
有关医学资料通常将外阴白斑外阴白斑病分为三种类型(1)增生型:主要症状为奇痒难忍,由于经常搔抓或磨擦,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处的皮肤明显隆起增厚有较粗糙的皱襞,也可出现局部表皮角化伴有鳞屑
有关医学资料通常将外阴白斑外阴白斑病分为三种类型
(1)增生型:主要症状为奇痒难忍,由于经常搔抓或磨擦,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处的皮肤明显隆起增厚有较粗糙的皱襞,也可出现局部表皮角化伴有鳞屑或湿疹样改变,病变部位颜色由于搔抓多呈暗红或粉红色,部分皮肤或粘膜呈白色斑块状改变,一般无萎缩或粘边,如搔抓过度,病变区常见抓痕及上皮肤缺损,合并感染可能出现疼痛或溃疡流脓。主要皮损为粗糙,增厚,硬化易裂口,破溃。其病理表现为表皮层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胞浆浸润。增生型外阴白斑分典型增生和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型
I期增生型: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部分患者晚间瘙痒加剧,常因搔抓可引起红肿和溃破,可有烧灼等不适感。
II期增生型:在I期症状基础上,病变区皮肤上出现角化增生,外阴皮肤局部出现轻度色素减退(一般多出现在大、小阴唇内侧),成点状或白色小丘疹状,表面呈霜样白变。
III期增生型:皮肤角化增生严重,角化增生反复脱落,或因搔抓引起外阴红肿、水肿、皲裂、溃破糜烂,可有瘙痒伴随疼痛感觉,患者感觉症状剧烈,此型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一个疗程内约85%患者症状基本消除。
(2)萎缩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较增生型为轻,有时伴有皮损干紧不适或疼痛,病变区常累及大小阴唇、阴蒂、后联合,甚至肛门周围。病变部位皮肤粘膜变白变薄,大小阴唇阴、阴蒂萎缩,干燥弹性差,常出现裂口,小阴唇消失变成平坦状,阴蒂包皮粘连,阴道外口狭窄,加重时出现溃疡、流脓、疼痛,造成性生活困难或分娩障碍。其病理表现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黑色素细胞减少,上皮角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
I期萎缩型:主要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无白色病变出现,外阴有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的萎缩。
II期萎缩型:典型症状是外阴有轻度肉眼可见萎缩,一般从大、小阴唇,阴蒂开始。大、小阴唇弹性降低,表面皱褶养活或无皱褶,外阴骚痒比较轻微。因萎缩可有外阴干燥,性生活不适等感觉。外阴皮肤局部出现色素减退,成点状或片状空白。
III期萎缩型:症状严重。外阴大阴唇扁平,小阴唇消失,阴蒂萎缩变小或粘连,尿道口萎缩,严重时小便失禁,阴道口萎缩,性生活困难;部分患者波及肛门,出现白斑及萎缩,引起肛周皮肤无皱褶,弹性降低,大便时肛裂;部分患者片状变白。
(3)混合型:外阴皮肤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病理改变,常在发白的皮肤范围内同时伴有局灶性皮肤增厚或隆起。病理面积相对较大。颜色可为纯白、粉白、黑斑、白斑均有,搔痒可轻可重,可萎缩粘连或轻重不等的增生硬化,皮肤弹性减退,抓破后破溃,反复破溃后结硬痂,表面不平。病理表现多数为表层角化细胞也可见表层超角化细胞,这些细胞巴氏染色后胞浆呈橘黄色,细胞核消失或仅见到“核影”,一般不见核异质细胞。
药物治疗:外阴白斑作为妇科疑难杂症,专家利用云南特有的药材研制成功国药准字—竹红菌素软膏,为外因白斑患者带来了福音!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