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脂肪肝

中医治疗脂肪肝有七“宝”

时间 : 2016-01-19 18:46:24 来源:

[摘要]

中医药在治疗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有哪些呢?脂肪肝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痞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国家标准定名为“肝癖”。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在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上的7大“法宝”。

脂肪肝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痞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国家标准定名为“肝癖”。本病成因,外因多为进食膏粱厚味或者嗜酒无度,生湿酿痰;内因则由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湿不能化为精微,聚而为湿为痰,瘀阻肝络,滞留于肝而形成本病。那么,中医中药在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上有什么法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中医治疗脂肪肝的七大方法:

1、清痰利湿法

多用于酒精性及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嗜酒无度或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蕴、聚湿生痰,而见痰湿瘀滞之证。临床常见泛恶厌食或呕吐痰涎,口苦且干,脘胁胀痛,乏力肢倦,有时伴有黄疸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方用茵陈蒿汤、二陈汤配合虎杖、蒲公英、泽泻、莱菔子等。

2、疏肝理气法

多用于肝炎后脂肪肝。肝病日久,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气机滞阻不畅,致各种代谢发生紊乱,而积聚形成。临床常见胸闷不舒,脘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腻,脉弦。

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配合郁金、青皮、姜黄、决明子等。

3、化瘀通络法

可用于各种证型的脂肪肝患者。《证治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瘀滞不行,故百病皆由瘀血者多。”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邪主要为“瘀浊”。所以,治疗可通过化瘀通络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脂质疏泄转运,除瘀浊以利气血畅行。

方用复元活血汤化裁配合三七、姜黄、生山楂、生蒲黄等。

4、补气健脾法

多用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形体丰盛,而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如脾虚失运,则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升降失宜。临床常见食少腹胀,肢倦乏力,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或腻,脉弦细。

方用香砂六君汤化裁配合苍术、葛根、黄芪、荷叶等。

5、养阴柔肝法

多用于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多为阴虚之体。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赖肾水以滋养,高龄肾精亏耗,水不滋木,肝肾阴虚致成此疾。临床常见肝区灼痛,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

方用一贯煎化裁配合首乌、大白芍、决明子、丹参等。

6、养血活血法

多用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平素摄入食物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由于营血亏损,脏腑百脉失养,日久出现血虚致瘀见证。临床常见面白无华,头昏乏力,心悸多梦,肝区隐痛,舌淡白边有瘀点,脉细或细涩。

方用归脾汤化裁配合枸杞、三七、川芎、鸡血藤等。

7、温阳益肾法

多用于高龄及病久体虚的脂肪肝患者。高龄患者肾气亏虚,加之病久“穷必及肾”,下元亏损,肾阳虚衰则不能温煦。临床常见形寒肢冷,夜尿频频,腰膝酸软,早泄阳痿等,舌淡、脉细弱。

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配合仙灵脾、仙茅、肉苁蓉、首乌等。

更多脂肪肝文章推荐:

治疗中度脂肪肝三款中药食疗方来助你

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爱美人士要警惕

脂肪肝喝什么茶好?哪种茶有益脂肪肝?_

脂肪肝面面观:脂肪肝离我们多远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医治疗脂肪肝有...”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脂肪肝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