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癌

广医一院李君:广东肝炎“拔高”了肝癌的发病率

时间 : 2016-01-19 18:43:48 来源:网上天虹

[摘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在全国肝癌致死率高的情况下,广东省的肝癌致死率更为突出。据了解,40多年来,广东3次大规模死因调查发现,肝癌均居全省首位死因,与全国比较,广东省肝癌死亡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为什么广东省的肝癌如此突出?39健康网编辑特此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外科主任李君。

指导专家:李君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肝移植外科主任,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师从我国外科学泰斗,著名肝胆外科、肝癌专家汤钊献院士,精通肝胆、胃肠、甲状腺等普外科各类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肝脏、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对肝肿瘤的治疗有相当造诣。广东肝炎“拔高”了肝癌的发病率要想“压”住肝癌首先要抓好乙肝

“广东肝癌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我认为这50%,与广东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高全国平均水平接近50%有关”,李君教授指出,要想肝癌的发病率降下来,一定要把肝炎控制住,这是非常明确的。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是指病毒性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这几类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损伤,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其中,甲肝的转归、预后较好,很少发生硬化及肝癌;在我国,乙肝是肝癌的主要病因,关系最为密切。据统计,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HBV感染史,许多国家、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癌高发区的HBV感染率也较高。丙肝与肝癌关系也十分密切,但我国丙肝病毒感染率并不高,不是肝癌的首要病因。

李君教授提醒,乙肝病毒的传播与卫生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日常的接触,乙肝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主要警惕医疗性的传播途径”。比如拔牙(反复使用器械、消毒不彻底、直接接触创面),肾脏透析(管道系统更换),这些血源性的传播最直接、最容易感染。

食物霉变、肝吸虫病泛滥:“助长”了广东肝癌的发生

据了解,我国有22个省市发现流行肝吸虫病,而广东省是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广东省卫生厅的2008年数据显示,广东全省63个流行县(市)的3000万人口中,肝吸虫的感染率达16.13%,估计感染人数500多万,约占全国的50%。

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吃生鱼片、生鱼粥,人群的感染率高达74.5%,其中一些患者出现肝胆系统的病理变化,如肝肿大、纤维化、胆结石、胆囊炎、肝胆管癌等。“特别是顺德这些地区,爱吃鱼生,肝吸虫寄生在肝脏,很容易引起肝癌”,李君教授指出,胆管细胞型肝癌在其他省比较少见,但在广东省经常见到。

李君主任曾遇到不少广东的黄疸患者,肝脏里寄生了许多肝吸虫。其中,坏死的肝吸虫像薄片,沉积成一团,堵在了肝胆通道,造成患者黄疸,甚至其他严重的肝胆疾病。

另外,广东属于潮湿天气多的南方地区,谷物、食物容易发生霉变。研究显示,在湿热天气下,花生、玉米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如果长期食用含黄曲霉素的花生油、玉米油,可促进肝癌的发展。广东每年持续几个月的回南天,是黄曲霉素生存的最佳季节。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肝癌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广医一院李君:广...”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癌疾病

肝癌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是目前常用的,也最简单实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 μg/L,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