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脑损伤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时间 : 2016-01-07 16:08:06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脑损伤是指由外来或意外带来的损伤,一般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类以及治疗的方法!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

脑损伤是指由外来或意外带来的损伤,一般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类以及治疗的方法!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四肢瘫痪、口眼歪斜和失语等;伴发颅底骨折时,易出现相应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如嗅神经、动眼神经和面、听神经损伤等;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损伤引起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头痛加剧,昏迷加深,甚至出现生命使体征改变,严重者也可引发脑疝形成。脑干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外力直接引起,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是由于脑疝时发生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所致,脑干损伤患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强直、瞳孔大小多变、双眼同向凝视或眼球分离、多数脑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闭合性脑损伤类同,但有以下特点:原发意识障碍较轻;伤道出血,有脑组织和脑脊液外溢;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脑局灶症状较重,颅内可有异物存留,易发生颅内感染;远期癫痫发生率较高。

严重颅脑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血压和氧饱和度的复苏

大量资料表明损伤后低血压[收缩压(12kpa)]和缺氧[窒息紫绀或pao2(8kpa)]早期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严重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干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颅内压增高的控制

1、甘露醇的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可排出正常脑和脑水肿部分的水分有效降低颅内压是颅脑损伤病人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开始的次数量为0.5g/kg。根据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效果来调整。2、过度换气疗法严重颅脑损伤有40%的病人有脑水肿和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且难控制的颅内压增高是伤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过度换气是通过引起血管收缩和随后脑血流减少而降低颅内压。过度换气在严重颅脑损伤处理中占有一定地位,因为它能快速地降低颅内压。

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颅脑损伤中许多药物被应用的目的在于干扰颅脑损伤中分子、生化、细胞和微血管过程。对外伤性和局部缺血性脑损害增加了认识已注意到作用机制的严重性如细胞内钙离子增加氧自由基过多的谷氨酸和其他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的脂过氧化物。尼莫地平在颅脑损伤急性期应用至今尚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尼莫地平针急性期应用可使脑血管扩张有加重脑水肿和引起脑出血的危险。最近的研究认为尼莫地平针通过钙拮抗作用解除脑血管痉挛减轻脑水肿从而降低了病残率和死亡率,主张颅脑损伤后尽早(12h)使用效果最佳。

预后估计和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预后评价提出的格拉斯格预后分级的五级划分:轻残,中残,重残,植物人存在和死亡。严重颅脑损伤后10%~20%有6个月或更长的严重残废。在这个时期仅1%~3%呈植物人存在。

小编提示:以上是脑损伤的分类以及治疗方法,相信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脑损伤的分类及治...”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