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下垂

体针加耳针治疗肾下垂

时间 : 2016-01-07 15:57:5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bsp; 体针加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水分、解垂、委中、阴谷(以上为体穴);2、肾、腰椎、尿道(以上为耳穴)。 &

体针加耳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水分、解垂、委中、阴谷(以上为体穴);2、肾、腰椎、尿道(以上为耳穴)。配穴:食纳不佳加足三里,便秘加支沟或大肠(耳穴),便溏加关元,眠差加神门。解垂穴位置:髂前上棘内3寸。(二)治法以主穴为主,据症加用配穴。体针一般先取水分、解垂。直刺进针,深度约1~1.5寸,得气之后,再调节针感方向,使感应向上。提肾时。用泻法。其中解垂一穴,针感明显,可向四周放射,提肾时,宜使针感向上及向外侧扩散至腰部。然后改为平补平泻法。肾脏上升时产生恶心欲吐者,加阴谷;肾脏复原后,刺委中以巩固效果,均直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耳针,探得敏感点后,用5分毫针刺入,留针半小时。或采用埋针或耳穴压丸法。体针及耳针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第二疗程起,视症状改善情况,改为隔日1次。(三)疗效评价疗效评判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尿检及物理检查正常,触诊未扪及肾体。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超声波检查示肾体上升1~3厘米,尿检红细胞相对减少或消失,触诊肾体稍有上升。无效:经1~3疗程治疗症状与体征无改善。共治128例,以上述标准评定,结果痊愈41例(32.0%),有效73例(57.1%),无效14例(10.9%),总有效率为89.1%。其中,对游走性肾下垂,虽有效果,但不易巩固[2]。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体针加耳针治疗肾...”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下垂疾病

在46%的病例有肾区叩击痛。右侧肾脏可扪及的有64%,左侧扪及的为22%。因解剖上右侧肾脏位置较低,肾窝较浅,一旦受到肝脏的冲击,故右侧肾下垂也较左侧为多。 (一)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片以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