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腺癌

前列腺癌诊断依据

时间 : 2016-01-07 15:57:4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前列腺癌概述  前列腺癌多发于五十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极少数患者为青年人或者儿童,患者中95%以上为腺细胞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癌从腺泡和导管发生,常常起源于外周带,很少发生在中心区域。前列腺癌常为多发病灶,单个结节只占10

一、前列腺癌概述

前列腺癌多发于五十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极少数患者为青年人或者儿童,患者中95%以上为腺细胞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癌从腺泡和导管发生,常常起源于外周带,很少发生在中心区域。前列腺癌常为多发病灶,单个结节只占10%以下。

二、前列腺癌诊断方法

发生或确诊前列腺癌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1、手术治疗包括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手术,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所致膀胱颈梗阻。

2、放射治疗

放疗可有内放疗、外放疗及姑息性放疗三种。

3、内分泌治疗

适用于晚期患者:

睾丸切除术(去势术):

消除来自睾丸的雄激素,可使血清睾酮浓度迅速下降。

雌激素治疗:

常用己烯雌酚,1~3毫克/日,能抑制垂体分泌lh,从而降低血清睾酮至去势水平。

促黄体释放激素:

可代替去势术,如依那通,其缓释剂每月皮下注射一次,效果良好。

非类固醇类口服的抗雄激素制剂:

缓退瘤是一种典型代表,能抑制5a还原酶,无雄激素的副作用。

本品适用于以前未经治疗,或对激素抑制疗法无效或失败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做姑息治疗,和睾丸切除术共用,可增加生存率。

4、化疗

内分泌治疗失败后,可选用单药或联合化疗,常用药物有阿霉素、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顺铂及磷酸雌二醇氮芥等。

三、前列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

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

常发生于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4、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具有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另一类细胞则呈多形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可见一些腺泡。鉴别时应注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形成很少,病变与正常腺管的关系无改变,常可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和多核巨细胞。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明确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可有变异,分裂不活跃。其腺泡较小,缺乏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完全丧失,不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存在。腺泡内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如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完全消失,毫无腺泡形成的倾向。

5、前列腺癌应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相鉴别。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前列腺癌诊断依据”相似的文章

更多>>

腺癌疾病

(一)大体形态: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无包膜,但不完整。质地为中等硬度,切面呈灰白色。 (二)镜检: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结构不一。有的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排列,有的可见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