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附睾炎

附睾炎中医治疗

时间 : 2016-01-07 15:57:23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1湿热下注  湿热邪毒下注,蕴结二窍,则变生诸疾。本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茎中热痛,尿液黄赤,血淋,白浊,阴囊红肿热痛,附睾、睾丸肿痛,囊内积液,外阴多汗味臊等。苔黄腻,脉滑数。(1)治法: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2)方药:用龙胆泻肝汤或

1湿热下注

湿热邪毒下注,蕴结二窍,则变生诸疾。本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茎中热痛,尿液黄赤,血淋,白浊,阴囊红肿热痛,附睾、睾丸肿痛,囊内积液,外阴多汗味臊等。苔黄腻,脉滑数。(1)治法: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2)方药:用龙胆泻肝汤或八正散加减。(3)处方:龙胆草20g,山栀子12g,柴胡10g,黄芩12g,黄柏12g,泽泻12g,车前子15g,滑石12g,当归10g,生地20g,甘草梢9g,大、小蓟

2气血瘀滞证

多见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附睾肿大疼痛,可触及肿块,触痛明显。少腹、会阴胀痛,阴囊皮肤红肿,掀热疼痛,少腹抽痛,局部触痛明显,活动或站立时加重。疼痛可沿输精管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伴有恶寒发热、口渴欲饮、尿黄便秘等症状。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病久之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硬结,少腹、会阴、睾丸胀痛或刺痛等。

(1)治法:宜为行气活血止血,祛瘀止痛。

(2)方药:以橘核丸加减

(3)处方:橘核l0g,川楝子10g,木香6g,桃仁15g,玄参10g,益母草10g,海藻10g,昆布10g,红花l0g,荔枝核10g,乳香10g,没药10g。

3肝肾亏虚

多为久病,硬结不消,时有隐痛,口干,溲赤腰酸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1)治法:滋阴化痰散结。

(2)方药:知柏地黄汤合二陈汤加减。

(3)处方:知母10g,黄柏10g,山荣英10g,生地10g,怀山药10g,茯苓15g,陈皮10g,法夏10g,白术10g,川板子10g,白芥子l0g,土茯苓10g,甘草5g。

这是在临床治疗的常用的方剂和药物,但还是需要根据临床具体的表现进行加减变化。有些学者认为,慢性附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为寒痰凝结,浊痰化热。为寒痰凝结者,当温阳化痰散结,用阳和汤、橘核丸、化坚二陈丸加减;浊痰化热者,当清热化痰散结,用消核丸加减;精窍痰凝者,当通窍化痰散结,用苍附导痰汤加减。在辨证论治时本证治疗法中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等。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附睾炎中医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附睾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急性附睾炎时,B...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