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神经痛

枕神经痛概述

时间 : 2015-12-30 15:21:46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一、概述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痛的总称。广义的枕部是指四对枕神经的分布区,即顶结节以下,两侧耳根后,下倾角水平向后的连线间;狭义的枕部指的就是枕骨的鳞部。枕小神经是颈丛的分支,纯感觉,为第2、3颈神经的前支

一、概述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痛的总称。广义的枕部是指四对枕神经的分布区,即顶结节以下,两侧耳根后,下倾角水平向后的连线间;狭义的枕部指的就是枕骨的鳞部。枕小神经是颈丛的分支,纯感觉,为第2、3颈神经的前支,感觉成分主干分布乳突区和枕外侧区的皮肤;枕下神经是第l颈神经的分支,主要是运动成分,也有少量感觉成分。

感觉成分支配项上部、头后下部的皮肤;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的后支,混合性,主要为感觉成分,少量的运动成分。感觉成分分布上项线至头顶部的皮肤。第3枕神经为第3枕颈神经的后支,混合性,感觉成分分布枕部中线两侧的皮肤。按神经的粗细和分布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是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第3枕神经和枕下神经。

在临床上,枕大神经痛仅次于血管性头痛和功能性头痛,同时也可累及枕小神经以及第3神经。

二、分类

枕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枕神经痛和继发性枕神经痛。原发性枕神经痛多发于青壮年,而且发病前大察有受凉、劳累、潮湿、不良姿势的睡眠等诱因。最常见的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感染炎症或中毒性神经炎。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酒精中毒、铅中毒等。

继发性枕神经痛的病因有:

(l)颈椎疾病:颈椎骨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原因。少数可为颈椎结核、类风湿性脊椎炎或转移癌。

(2)椎管内病变:上颈段脊髓肿瘤、抗大孔区肿瘤、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

(3)寰枕部先天畸形:颅底凹陷症、枕大孔狭窄、寰枕融合、寰枢脱位、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融合)、小脑扁桃体下疵等。

(4)损伤: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推半脱位1颈肌损伤等。

三、防治

预防枕神经痛可采取如下措施:

(1)病因防治:避免和预防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糖尿病、尿毒症、风湿热、中毒等原发性疾病,可减少枕神经痛的发病机会;其次是预防和避免引起枕神经痛的继发因素,如颈椎结核、颈椎病、肌纤维织炎、局部感染和外伤等。另外,为提高患者的防病能力,最好能够阅读或收听一些有关卫生健康的科普知识,这无疑是有益的。做到预防在先,胜于治疗。

(2)减少枕部刺激:应避免使用高而硬的枕头,选择具备松软舒适的枕头,帽子不宜过紧,尽可能减少局部刺激,减少枕神经痛的诱发因素,如防止受凉、受潮和疲劳等。

四、诊断

1.病前常有受凉、感染或“落枕”史。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枕颈部刺痛、钻痛或跳痛。

3.枕大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过敏或减退,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明显,并可向同侧头顶部放射。

4.少数病例尚有颈椎病或颈胸神经根炎症状。

五、治疗

1.齐刺法

(1)辨证选穴:

主穴:天柱、风池、翳明、

配穴:外感风邪,取合谷、外关;肝阳上亢,取肝俞、太冲、太溪;痰浊内阻,取脾俞、胃俞、丰隆;瘀血阻滞,取膈俞、合谷、三阴交。

(2)操作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踝部垫枕;主穴取患侧,配穴取双侧。用30号1~2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天柱穴采用齐刺法,先向前方直刺一针,深度0.5~1寸,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然后在天柱穴上、下方0.5寸各刺一针,针刺方向向第一针针尖,得气后留针,并加用g-6805电针仪,连续波。余穴常规针刺,视虚实决定补泻。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1天。

2.针刀组

(1)体位:患者俯卧位,下颌伸出床缘外并尽量内收,充分暴露术野。外科手术常规备皮。

(2)定点:于枕外隆突之下,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后正中线旁开约2.5cm和5cm处寻找压痛点,往往可以触及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在距神经干内侧约1~2mm处最痛点定点。

(3)定向: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走行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

(4)操作方法:术区按外科手术要求消毒、铺洞巾,医者带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北京华夏针刀器械厂生产)。医者左手拇指按压住最痛点或变硬的软组织,针刀紧贴拇指甲面,靠压痛点内侧1~2mm处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进针到达枕骨面,在治疗点上下约0.5cm范围内纵行纵向切开紧张、挛缩、粘连、增厚的筋膜和腱纤维2~4刀;针刀提插切割深度,以骨面为准,提插幅度上下不超过0.3cm。纵行纵向切开疏通之后,可以横行摆动针体来横行疏通,出针后按压针孔5min,以防出血,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外敷针孔。

(5)注意事项:①枕动脉与枕大神经相伴行,但枕动脉走行在枕大神经外侧。在触诊枕大神经卡压点时,往往可以触及枕动脉,所以在松解枕大神经的卡压时,左手拇指应将枕动脉推挤到指甲缘的外侧,针刀再沿指甲缘刺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伤及枕动脉。②针刀松解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的卡压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反应,如有剧痛或沿枕神经方向的触电感时,应改换针刀刀口位置再行操作。

(6)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

3.神经阻滞组

枕神经阻滞术完全依照《临床诊疗规范·疼痛学分册》的标准规范操作。

(1)体位:患者坐位,面对治疗床,头稍前倾,双肘部支撑在治疗床上,患者下颏尽量接近自己前胸。

(2)定点:确定乳突后缘与颈二棘突连线中点向上1cm,在此可能触及枕动脉,此为枕大神经阻滞点,在此点向外侧2.5cm处,为枕小神经穿刺点。

(3)无需注射局麻皮丘,用3.5cm长,7号短针垂直进针,直至触及枕骨。

(4)充分回吸无血后,注射1%利多卡因或除痛液5~6ml,按压针孔3~5min,不出血后即可。

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枕神经痛概述”相似的文章

更多>>

神经痛症状

体格检查 神经痛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是主观叙述,应根据患者提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多能从体格检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应根据病史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的检查,如周围神经疼痛头面疼痛应注意如眼底检查,头面耳、鼻窦...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