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是由于椎管内的占位病变引起脊髓受压的一组病症。因病因不同,病程可是急性或慢性,但其共同特点是病变呈进行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损害和椎管阻塞。[病因]本病常见的病因有肿瘤、先天性疾病、外伤、炎症等。[症状]1前驱期可有背部中央疼痛,这种疼痛可持续数天或数周。2运动障碍(如下肢乏力、偏瘫甚至
截瘫)常出现在感觉异常前,最后为痛觉丧失和针刺样感觉。[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血肝功能、乙型肝炎5项指标、血沉。2腰穿。压颈试验或称queckenstedt征检查脑脊液常规,蛋白定量、糖、氯化物测定。3脊柱x线平片。4脊髓造影。5脊柱ct及脊髓mri,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检查。[诊断]1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发展。2神经根症状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受累平面的后根分布区内自发性疼痛,体位改变。咳嗽等用力动作均可诱发疼痛加剧。3脊髓受压部位和压迫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不同的功能障碍。脊髓丘脑束受压,可出现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的感觉减退。椎体束受压,可出现同侧肢体
瘫痪。后索受压,可出现同侧肢体深部感觉障碍。脊髓前角受压可表现该节段肌肉萎缩。随着病程进展,脊髓可由半侧横贯性损害发展至全横贯性损害。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尿便障碍,这些障碍多数出现较晚。5反射异常与瘫痪性质相符,出现
脊髓休克表现者少见。6腰穿初期脑压偏低,椎管不同程度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7脊柱x线平片、脊髓碘油(或碘水)造影、脊柱ct,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技术均可帮助明确脊髓受压迫的原因。[治疗]治疗原则1早期诊断、早期病因治疗,如椎管内肿瘤、脊髓硬膜外脓肿、外伤、
脊柱结核等引起脊髓受压、应早期手术。2非手术指征之压迫症,急性期应内科对症药物治疗,以及针灸、理疗、体疗等综合治疗。3出现合并感染者,选择适当抗生素,加强护理。4慢性期及恢复期病例治疗,主要是给予中药、神经营养药、肢体功能训练,针灸及理疗等。治疗计划1有外科手术指征病例,尽早转入外科手术治疗。2无外科手术指征压迫症,为减轻神经
水肿,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后]本病症状发展慢者比发展迅速者预后要好,括约肌功能丧失(尿便失禁)者预后很差。显然,要保持神经功能,早期确诊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