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冻僵

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冻僵呢

时间 : 2015-12-30 15:09:16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面,而且也经受住了寒冷的打击的话,是不容易出现冻僵的,但是如果天气十分的寒冷,而且温度是急骤下降的情况下,就越容易导致冻僵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产生冻僵的,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引起冻僵呢?  冻僵患者经常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面,而且也经受住了寒冷的打击的话,是不容易出现冻僵的,但是如果天气十分的寒冷,而且温度是急骤下降的情况下,就越容易导致冻僵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产生冻僵的,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引起冻僵呢?

冻僵患者经常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是在寒冷的地方,由于条件严寒,保暖措施又不足,还有可能陷入积雪冰水等各种情况。具体的冻僵症状以及冻僵的原因请往下看:

冻僵可发生在气温不太低,甚至在0℃以上,常由于穿着过紧或潮湿的鞋靴引起。老人、婴儿、体质极度衰弱者和慢性心血管病,前脑垂体和甲状腺机能减退、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偶尔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亦可发生冻僵和冻伤。饥饿、疲劳、酒后等更易诱发本病。

冻僵是寒冷刺激脑前视区的皮温和深温受体,通过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使体表血管收缩以保持体温,同时通过运动神经增加肌肉张力和抖动来产生热量。但是所增加的热量都是有限的,仅比安静状态时增加40%~60%。寒冷使氧耗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在5℃的环境中,氧耗量约增加3倍,心输出量增加95%。寒冷影响意识和思维活动,降低对外界的反应性和工作能力。

当寒冷使体温下降到35℃以下称低温。低温影响脑和心脏功能,并妨碍葡萄糖等能量代谢。

体温在26~33℃时,寒冷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减慢和心律失常

17~26℃时,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氧释放减少,使组织缺氧。

12℃时,细胞膜钠通道阻断,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使肌纤维无应激反应,并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失热,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倘若低温为时较短,体温回升时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可以恢复。

如果低温持续数小时,神经和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其功能亦难以恢复。冻僵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解冻后血管腔内易形成血栓和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冻僵最重要的预防工作就是御寒保暖,切勿在严寒的环境下待太长时间。严重的冻僵患者应及时检查就诊。

引起冻僵的情况是很多的,而且要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产生冻僵,就需要考虑一下当天的天气气候温度,特别寒冷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冻僵的情况的,因此要预防冻僵就需要考虑上面的一些因素。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相似的文章

更多>>

冻僵疾病

冻僵患者在受寒冷初期有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体温低于33℃时有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体温低于26℃,出现昏迷、心输出量...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