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肛瘘

肛瘘的治疗

时间 : 2015-12-30 15:03:57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肛瘘的保守疗法,一般用于择期手术患者,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①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②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1:10000的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换内裤。  ③适当用

肛瘘的保守疗法,一般用于择期手术患者,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①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②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1:10000的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换内裤。

③适当用药:可适当使用黄连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适当使用药膏等局部涂抹或中药内服外用。

如果肛瘘比较严重就必须要考虑手术方法治疗了。肛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多,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肛瘘切开和切除术:手术的目的是将肛瘘的内口,瘘管,外口,支管和瘢痕组织切开或切除。

②切断肛管直肠环和括约肌。此手术可造成肛门失禁,因此,要注意操作。

③伤口一期植皮:切除瘘管,内口,止血修整伤口后,以温盐水冲洗伤口,取薄皮片覆盖于伤口之上,并间断缝合,加压包扎,并控制大便排泄。

④挂线疗法:即将胶圈由外口穿过瘘管,从内口穿出,紧紧结扎,使瘘管壁发生坏死,成为开放性伤口,达到治愈的目的。

⑤药捻疗法: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中药做成药捻,从瘘外口插入,使瘘管痊愈。

⑥姑息切除术:该手术不切断外括约肌,适用于低位肌瘘和后方浅部蹄形肛瘘。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想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最一、肛瘘的一般常识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瘘是一种病理名词,正式名称叫瘘管。该管道内壁衬有上皮细胞或肉芽组织,所以不会自行财死,医学上将这种管道称作瘘管。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器官的正常功能,而且往往成为慢性感染的病灶。一般认为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而肛直肠周围脓肿95%是因肛门腺感染引起。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中年人多易患病,男性多于妇性。

二、肛瘘的发病原因

①肛门周围脓肿,主要因污感粪便滞留肛隐宣传窝,引起肛腺炎,导致肛门周围脓肿,是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直肠肛门损伤:外伤,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金属、肛表及肛门窥器检查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肛门周围脓肿。

③瘘道多在肛门括约肌之间通过,由于括约肌经常不断地收缩与舒张,压迫瘘道,影响脓液的排出,容易崆脓感染而难于愈合。

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脓腔逐渐缩小,外部破溃口和切口也缩小,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闭合。

⑤肛门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经常淤血,组织营养不良,影响愈合。

⑥结核杆菌、放线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瘘。

三、肛瘘的分类

以外括约肛深部划线为标志,瘘道经过此线以上为高位。此线以下为低位。只有一个外口和一条瘘管的为简单性肛瘘,两个以上外口或瘘管的为复杂性肛瘘。

①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肛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

②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在外约肌深部以下,外口和瘘道有两个以上者,内口在肛窦。

③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道,瘘管穿过括约肌深部以上,内口位于肛窦。

④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道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

⑤直肠前庭瘘:外口位于女性的前庭,内口在肛窦或直肠壁。

⑥结核性肛瘘,其特征为发病缓慢,初起时症状轻微,无明显疼痛,破溃后流出清稀或白色米泔样脓液。形成的外口不整齐,外口呈潜行性腔洞,管壁软,肉芽多呈苍白水肿

⑦肛瘘癌变:肛瘘久治不愈可发生癌变,瘘管软硬,并向周围浸润形成较大硬结,疼痛明显,通过病理可最后确诊。

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肛瘘的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肛瘘疾病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