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肛瘘

肛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时间 : 2015-12-29 17:32:0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4。  一、病因病理  肛瘘多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后所遗留的慢性感染的管道,一般只有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也有多发性的,称为复杂性肛瘘。肛瘘多不能自行愈合,因为内口持续开放,不断有粪便及细菌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4。

一、病因病理

肛瘘多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后所遗留的慢性感染的管道,一般只有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也有多发性的,称为复杂性肛瘘。肛瘘多不能自行愈合,因为内口持续开放,不断有粪便及细菌侵入,造成感染,使管壁纤维化,加上管壁弯曲狭窄,引流不畅。即使外口皮肤愈合也只是暂时性的,故多反复发作。

二、分类

1.皮下肛瘘瘘管在皮下,不穿过括约肌,外口距离肛门不远。

2.低位肛瘘为最多见,占肛瘘的60—70%。瘘管穿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之间,瘘外口距肛门3—5厘米,在肛管直肠环以下。

3.高位肛瘘较少见,约占15%。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深部,瘘外口距离肛门5厘米以上,在肛管直肠环以上。

三、诊断要点

1.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的病史。

2.肛旁经常或反复流脓,有时可有气体排出。外口愈合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又溃破。

3.外口呈丘疹样凸起或凹陷,位于肛门周围,按压瘘外口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

4.皮下或低位瘘,可在皮下触到索条样瘘管。

5.探针检查可弄清瘘管的深浅和方向。

6.x线造影自外口注入碘油或碘化钠溶液,然后拍正侧位片,可确定瘘管的方向、分支以及是否通向肠腔。

四、治疗

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急性炎症期,目的是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防止发展,但不能彻底治愈。

(1)适当休息,减少局部摩擦。

(2)局部热水坐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3)防止大便干燥和腹泻

(4)应用抗生素药物或中药清热解毒祛湿。

2.手术治疗

(1)单纯切开法适于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以下的外瘘,切开前应先用探针自外口插入,由内口穿出,再用刀沿探针方向逐层切开,使瘘管完全开放,并将其坏死及瘢痕组织刮除,使切口呈“v”字形敞开,敷以凡士林纱条。局部条件许可时也可作瘘管切除。

(2)单纯挂线法适用于内口较低的肛瘘或内口在肛管前方的高位肛瘘。用一橡皮条与有孔探针相连接,自外口进入,内口拔出,使橡皮条贯穿瘘管并裸露两头,然后收紧、结扎,依据橡皮条的弹性逐渐将瘘管割断。挂线后应给予镇痛药物,坚持热坐浴,可以定期紧线,待完全豁开后,橡皮条自行脱落,伤口逐渐愈合。瘘管由瘢痕组织代替。

(3)切开挂线法适用于高位肛瘘、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肛瘘及复杂性肛瘘。在探针的帮助下,先切开外括约肌以下的瘘管及分支,再以探针找出通向内口的主要瘘管。搔刮清除肉芽组织,从肠腔内切开病灶肛窦及其下方的组织,清除感染的肛腺。在探针的引导下,将橡皮条通过未切开的瘘管从内口拉出,将外露的橡皮条两端拉紧、结扎。一次不要扎得过紧,术后换药时再分次收紧。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肛瘘的分类诊断和...”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肛瘘疾病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