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损害

解热镇痛药物致肾损害

时间 : 2015-12-28 15:18:3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bsp; 人们对解热镇痛药很熟悉,在家庭药箱中几乎都有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药。对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也比较重视,特别是其消化道不良反应,许多人已知道如何预防,譬如饭后服药,多饮水及适当加服抗酸药等。然而,对于

人们对解热镇痛药很熟悉,在家庭药箱中几乎都有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药。对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也比较重视,特别是其消化道不良反应,许多人已知道如何预防,譬如饭后服药,多饮水及适当加服抗酸药等。然而,对于解热镇痛药的另一潜在不良反应,即肾损害却了解甚少,本文特向读者简介这一不良反应的有关知识。解热镇痛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但应当看到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对肾血管状况构成不利,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引起缺血性肾损害,水钠潴留和高血钾。如果在临床上出现上述表现,即可称之为肾功能衰竭,由于它是由药物所致,故又称之为药物性肾功能衰竭。资料表明,在全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因解热镇痛药所致者约占7%。学龄儿童、老年人和原有肾脏疾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的人,使用解热镇痛药引起肾损害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学龄儿童(6-12岁)发生率较高,因面应避免滥用解热镇痛药,能少用则不多用,能不用最好不用,更不能随意联合应用。除上述情况外,还有不少患者是因服药剂量过大或联合使用解热镇痛药而引起肾损害的,例如1名发热伴关节疼痛患者,连续服双氯芬酸钠达90克后出现少尿、浮肿、腰痛、血尿及血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经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方得以康复。又1例头痛患者服驿乙酰氨基酚后又服双氯芬酸钠,于第2日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停药后症状改善。所以,防止本病的关键是不能剂量过大,不要联合应用。如果用药时间长则应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水电解质情况。总之,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是重要的,除剂量外,还应注意品种选择。对学龄儿童,老年人,肾功能不良者,要避免选择肾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保泰松及其衍生物、甲灭酸、氯灭酸等。需要较长时间应用者(超过1周),也应慎用消炎痛,甲灭酸、氯灭酸等。此外,当前有些合成药中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成分及含量,以免误服而损害肾功能。解热镇痛药所致肾损害预后大多较好。一来损害性质多为功能性,及时停药与适当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类、利尿药及进行暂时性血液或腹膜透析)可以完全康复;二来目前解热镇痛药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多,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只要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并注意小剂量使用,大多是可以预防肾损害的。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肾损害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解热镇痛药物致肾...”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损害症状

一、病史及症状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男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可出现肉眼血尿。 (二)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有肝硬化病史,患者可表现...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