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骨质疏松不是小毛病

时间 : 2015-12-22 11:53:4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骨折的常见诱因。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包括生长期骨形成缺陷、成骨细胞骨形成受损,以及能增加骨吸收的一些病变。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后的高龄妇女。年龄增长、女性以及性激素缺乏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此外,骨质疏松家族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骨折的常见诱因。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包括生长期骨形成缺陷、成骨细胞骨形成受损,以及能增加骨吸收的一些病变。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后的高龄妇女。年龄增长、女性以及性激素缺乏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此外,骨质疏松家族史、过度饮酒、吸烟以及多种慢性病症等也属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该如何诊断呢?由于骨折的患者存在与其年龄和性别不符的骨质疏松,所以应该通过生物化学检查排除一些病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诊断骨质疏松可采用的手段有很多,包括物理诊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和生化诊断。物理诊断包括x线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光子吸收法及超声诊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是通过骨穿刺取得骨组织样品,做成病理切片,在图像分析仪上对骨小梁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计算、分析,给出骨组织中骨基质、骨小梁等各种参数值,从而对骨质疏松作出正确判断。生化诊断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综合诊断法以骨矿含量测量结果为主,结合年龄、性别、体态、症状、骨折、生化检测结果等多项参数,进行综合评分来诊断骨质疏松。

判断骨质疏松可用的反应骨代谢的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包括骨钙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肽。其中骨钙素是反映新近骨形成的敏感指标,而骨性碱性磷酸酶则为骨形成的较稳定可靠的标志。前胶原肽因缺乏组织特异性,一般只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骨吸收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脱氧吡啶酚和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n-端或c-端肽等胶原代谢物、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半乳糖羟赖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其中脱氧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c-端肽、半乳糖羟赖氨酸在反映骨吸收上有较高的特异性。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则是新的特异性骨吸收指标。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骨质疏松不是小毛...”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