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食疗方法

时间 : 2015-12-21 16:51:0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个疾病,主要是因为肾脏出现了损害。所以,补肾对于这个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除了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案,还有哪些食疗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下补肾的食谱。  食疗方:  1.鲫鱼1条,约重2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个疾病,主要是因为肾脏出现了损害。所以,补肾对于这个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除了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案,还有哪些食疗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下补肾的食谱。

食疗方:

1.鲫鱼1条,约重250克,剖腹去内脏洗净,装入大蒜末10克,外包干净白纸,用水湿透,放入谷糠内烧熟。鱼蒜全食,有条件者每日1条。适用于慢性肾炎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2.糯米、芡实各30克,白果10枚(去壳),煮粥。每日服1次,10日为一疗程。此粥具有健脾补肾、固涩敛精之效。

3.猪肾1个,党参、黄芪、芡实各20克。将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与药共煮汤食用。此方适用于慢性肾炎恢复期及脾肾气虚患者。

4.青头雄鸭1只,粳米适量,葱白3茎。将青头鸭肉切细煮至极烂,再加米、葱白煮粥,或用鸭汤煮粥,温热食,5~7日为一疗程。此方具有补益脾胃、利水消肿功效。适用于一切水肿病人。

5.粳米50~100克,商陆5克。先将商陆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变腹水

6.鲜蚕豆或水发干蚕豆250克,瘦牛肉500克,盐少许。将牛肉切块与蚕豆、盐同放砂锅内,煨炖熟烂即可食用,每日2次,随量食。

7.葫芦皮,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同放锅内加水约400毫升,煎至约150毫升,去渣即成。饮汤,每日1剂,至浮肿消退为止。

8.活鲫鱼1~2条,大米50克,灯芯花5~8根。将上3味加水适量,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剂,适用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

9.鲜茅根200克,大米200克。先将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洗的大米,继续煮成粥。

分顿1日内食用。

10.鲜羊奶每晨空腹服250~500毫升,连服1个月。

11.带衣花生米、红枣各60克,文火煎煮汤。食花生米、红枣,饮汤,连续服用。

12.桑椹30克,生苡仁20克,葡萄干20克,同大米适量煮粥,分2次服食。

13.花生米120克,蚕豆250克,同入砂锅内加水3碗微火煮,待水呈棕红色时,加适量红糖服食。每日分2次服。

14.冬瓜500克,鲤鱼250克,加水适量清炖,饮汤,吃冬瓜、鱼肉。每日分2次服。

慢性肾炎三大养生粥:

桂圆粥

【原料】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①黄芪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②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

③粳米放锅内,加药汁,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混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功效】适用于老年浮肿、慢性肾炎,体质虚弱者、但舌质红者忌服。

生姜大枣粥

【原料】鲜生姜12克,大枣6枚,粳米90克。

【制作】生姜洗净后切碎,用大枣、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

【功效】选用于轻度浮种,面色萎黄者。

黑芝麻茯苓粥

【原料】: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

【制作】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15天。

【功效】适用于精神萎糜者。

以上的几种食物的制作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够看的很清楚。希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咨询下当地的医生,然后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补肾食物。希望以上我的介绍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炎疾病

(1)尿常规检查。 (2)血常规检查。 急性肾炎可有轻微贫血,血色素一般不低于10克/100毫升,白血球一般正常。但链球菌感染早期或合并细菌感染期白血球可增多,中性分类升高。血沉增快,可达30-60毫米/小时。 (3)肾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