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11 18:45:01 来源:放心医苑网
很多人对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感兴趣,积极了解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认识和治疗,那么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对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做出的介绍。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 ①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
很多人对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感兴趣,积极了解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认识和治疗,那么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对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做出的介绍。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
①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Ⅰ型窦房阻滞。
A.发生机制: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在下传过程中,传导速度呈进行性减慢,直到完全被阻滞不能传入心房,这是一种传导功能逐渐衰减的表现。也可能系窦房交接区的相对不应期及绝对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尤其是相对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所致。此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B.心电图特点:a.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b.有P-P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的P-P间期,并且周而复始。c.长P-P间期小于最短P-P间期的2倍。
在规则的窦性心律中出现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时,其每一周期的规律性很易识别,但在大多数窦性心律存在不同程度的节律不齐时,就增加了对阻滞周期诊断上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P-P间隔呈长、短、更短、最长的规律性变化时,可按以下步骤去分析:
a.测量一个阻滞周期的时限:即连续两个阻滞周期(长P-P间期)后第一个窦性P波的距离。此时限在每个阻滞周期中应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b.测量一个阻滞周期中最短的P-P间隔的距离。
c.用最短的P-P间隔的距离去除阻滞周期的时限:即得出此阻滞周期内的窦性周期数(如为小数,则进位为整数)。
d.从c中得出的窦性周期数中减去一个阻滞周期中已知的P-P间隔数:等于脱落的P-P间隔数。
e.用c中求得的窦性周期数去除一个阻滞周期的时限:等于一个窦性周期的间距。
②变异型文氏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Ⅱ型窦房阻滞。
A.发生机制:文氏周期开始时,窦房传导时间(S-P传导时间)逐渐延长,而窦房传导间期的增量逐渐减少,在窦性激动不能下传前增量反而增加。其原因是由于窦性激动在下行性传导过程中,发生了逆行性、隐匿性传导,引起其后的窦性激动的窦房传导意外地延长。
有关上述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大家一定要正确的把握,积极把握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认识并且避免不必要危害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