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11 15:25:33 来源:放心医苑网
舌体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第4期第27卷病例报告 作者:饶小松 魏东燕 患者男,28岁。因发现舌体肿物约2个月于1997年7月28日收入院。2个月前感左侧舌体部不适。查体:舌体左半侧中部有一肿物,大小约1.
舌体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第4期第27卷病例报告
作者:饶小松魏东燕
患者男,28岁。因发现舌体肿物约2个月于1997年7月28日收入院。2个月前感左侧舌体部不适。查体:舌体左半侧中部有一肿物,大小约1.5cm×1.0cm×0.5cm,触及无边界,质硬,中等,中央有一直径0.3cm溃疡,舌表面粘膜正常,舌活动自如,于溃疡处取活检。病理报告:左侧舌体粘膜慢性炎伴溃疡形成,部分区域淋巴组织增生稍著,建议随访,必要时再取材送检。一个月后肿物渐增大,再次于溃疡处取活检。查体:一般状态良好,舌体左侧有一约4cm×3cm×2cm肿物,越过中线,并有较明显隆起,溃疡直径0.5cm,浅表。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病理检查:第二次活检组织(因病变部位特殊,无法切除肿物,两次均为局部活检)为灰红色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约0.5cm×0.3cm×0.2cm,切面灰红,质中。光镜检查:舌鳞状上皮轻度增生伴局灶性溃疡形成,溃疡表面附有坏死物及炎性渗过物,溃疡底及其周围以及上皮下可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性增生浸润。增生的淋巴样细胞体积较小,大小较一致,圆形或椭圆形,胞浆较少。核呈圆形,肾形,部分核可见扭曲,染色质丰富(图1)。未见核仁。核分裂相少见。肿瘤内可见多灶性坏死。血管壁内和神经衣内有肿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lca、cd45ro阳性(图2),cd20、keratin阴性。
病理诊断:左侧舌体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讨论:原发于舌体的非hodgkin淋巴瘤罕见,国内于1983~1997年检索未见报道。诊断本病首先要排除其它部位淋巴瘤转移的继发性病变,同时也要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侵犯舌体的继发性病变相鉴别。本例患者原发病变在舌体部,b超检查未发现其它脏器及淋巴结有类似病变,血液及骨髓检查正常,组织学检查舌鳞状上皮下可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性地增生浸润伴多灶性坏死,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浆少,核异型性明显,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诊断本病。随访至今,病人健在。
讨论:本例病变由于第一次取材表浅,鳞状上皮的溃疡病变比上皮下淋巴细胞增生浸润明显,误以为炎症。再次活检舌肌肉组织被破坏消失,代之以大量弥漫增生浸润的瘤细胞,结合免疫组化结果不难诊断。
图1淋巴样细胞,体积较小,核呈圆形、肾形,部分核形状不规则,染色质丰富he×400图2淋巴瘤细胞cd45ro阳性abc法×400
(收稿:1997-11-12修回:1998-03-26)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