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心肌病

专家详解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时间 : 2015-12-11 15:01:28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酒精摄入过量是酒精性心肌病的重要致病因,那你知道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吗?且听下面介绍吧。  发病机制  (1)酒精(乙醇)的吸收、分布及代谢:酒精为一简单的二碳化合物,饮用后在整个胃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以单纯扩散的方式很快吸收,浓度越高吸收

酒精摄入过量是酒精性心肌病的重要致病因,那你知道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吗?且听下面介绍吧。

发病机制

(1)酒精(乙醇)的吸收、分布及代谢:酒精为一简单的二碳化合物,饮用后在整个胃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以单纯扩散的方式很快吸收,浓度越高吸收越快,而后在肝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毒性产物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氧化为醋酸盐,进入三羧酸循环,继续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对心肌损害: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损害,但也有研究认为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与饮酒时间及量效关系不大,并存在个体差异,酒精究竟是致病病因或仅是条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酒精致心肌损害的机制亦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酒精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引起心肌损害。

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以下心肌毒性:A.干扰线粒体呼吸,影响心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抑制钙离子的结合转运及其与肌原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兴奋-收缩耦联,从而抑制心肌的收缩性;B.抑制钠泵活性,使钾、镁从细胞内丢失增加,引起除极和复极不均,传导减慢,成为折返和自律性电生理异常的基础;C.使三羧酸循环中某些酶如谷草转氨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枸橼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其醛缩酶从心肌细胞中逸出,使心肌细胞对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心肌细胞内三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脂肪酸乙酰酯等堆积,造成心肌不可逆损伤,使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易致心律失常;D.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心肌长期受高浓度儿茶酚胺刺激可使心肌肥厚并发生心律失常;E.兴奋交感神经,刺激冠状动脉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②营养效应:长期饮酒可致营养障碍;B族维生素及叶酸不足可造成硫胺素缺乏,后者也是引起心肌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饮酒者多数有吸烟史,大量尼古丁吸入可促进左心室心肌硬化及胶原纤维聚集,在心肌病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

④其他原因:可能与酒精饮料中的添加剂(钴)所致的心肌毒性作用有关。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认识酒精性心肌病有帮助,不明了之处及时与专家联系。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专家详解酒精性心...”相似的文章

更多>>

心肌病疾病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