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11 15:01:17 来源:放心医苑网
克山病:克山病目前对其发病的原因还不明确。克山病的命名有来世1935年首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故以克山病命名。过去本病死亡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积极防治本病,使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在预防、治疗方法和病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
克山病:克山病目前对其发病的原因还不明确。克山病的命名有来世1935年首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故以克山病命名。过去本病死亡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积极防治本病,使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在预防、治疗方法和病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目前年发病率已降至0.07/10万以下,发病类型由以急型、亚急型为多,转为以潜在型和慢型为主。大量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临床防治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地方性心肌病。
克山病的原因
克山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关的病因学说多达10余种,根据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多数学说已被淘汰,当前克山病病因研究集中在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两大方面。
1.生物地球化学病因研究认为,病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环境中化学物质通过水土-食物链作用于人体,因此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中毒学说(包括钡、水中腐殖酸、亚硝酸盐等),二为饮食中化学物质(硒、镁、钼)缺乏或失衡学说。据调查本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病区的土壤、水质和粮食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硒、钼、镁等或有关的营养物质,从而干扰了心肌代谢,引起心肌或损伤而罹病。中国科学院克山病防治组进行了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的测定,发现病区的水和粮食中硒含量明显降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和头发硒含量亦低。并调查,从水土含硒量低的病区到相邻的水土含硒较高地区,发现其粮食中硒的含量升高,本病亦减少。
多年来研究发现缺硒可使一些动物发生心肌病变,并致细胞免疫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表现为抗体生成减少,对抗原反应降低,吞噬能力下降。适量的硒对缺硒造成的心肌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及抗氧化能力。且可改善机体抗感染的能力。硒又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一个组成成份,该酶的主要作用是还原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氧自由基从而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低硒可使gsh-px活性降低,造成心肌膜系统损伤。近年研究尚发现维生素e可保护此酶活力,提示除低硒外亚硝酸盐过多及维生素e缺乏可能参与了克山病发病环节。硒缺乏实验动物的心肌标本作电镜和细胞化学检查(细胞色素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ca2+atp酶),显示心肌膜呈不同程度损伤;心肌氧化磷酸化障碍,氧利用低,atp合成减少。细胞器内atp依存在钙的调节运转异常,导致细胞器和收缩成分一系列改变。
近年有研究报告,低镁(红细胞及血浆中镁含量显着降低),亦可能是本病病因之一,并提出镁治疗本病及其心律失常之必要性。
2.生物病因研究认为单纯低硒等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克山病的流行规律,有些特点却符合生物因子感染特征,如从克山病心肌组织中可分离到多株病毒,其中有柯萨奇b组病毒。血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约有1/3的急型和67.9%的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双份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的抗体呈4倍增高,用分离到的柯萨奇b组病毒接种低硒乳鼠导致的心肌病变,损伤程度和病变检出率也显着高于正常硒组。病毒对心肌的损伤除病毒的直接溶细胞作用外,并可诱发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t辅助细胞增生旺盛,所以生物病因研究认为克山病的发病可能以低硒为基本因素,部分病例在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时即可发病,而且由此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又进一步加重了心肌损害。
克山病的症状
一、临床症状根据心功能状态,临床上将克山病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前三者为心功能失代偿型,后者为代偿型。急型表现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亚急型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全身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慢型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逐渐发生,也可由急型或亚急型过渡而来。潜在型心功能良好,多无自觉症状,偶有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
1.急型本型多在冬季发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在寒冷、过劳、感冒、精神刺激、暴饮暴食或妇女分娩等心脏负荷加重的诱因作用下发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心源性休克,约占急型重症克山病的75%。病人常以恶心、剧烈呕吐、头晕为主要症状,也常有以头昏、上腹不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诉。重症者可在几小时内死亡。体检67%~82%病人有心脏扩大,可有奔马律、肺部啰音、肝大、水肿及休克等临床表现。此型常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多源和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20%可出现阿-斯综合征。少数(<5%)可表现为肺淤血所致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肺水肿常合并存在。若急型病人肝大和水肿等体征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提示由急型转为慢型。
2.亚急型多发生在断奶后及学龄前儿童(2~5岁),夏、秋季多发。发病缓慢,常以全身水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灰暗为主要症状,常在症状出现后1周左右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少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体检可见颜面及全身水肿,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常有奔马律和淤血性肝大。若发病3个月后病情仍未能缓解即转为慢型。
3.慢型发病缓慢,可从无症状阶段逐渐发病,亦可由其他型过渡而来。主要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有心悸、呼吸困难、水肿、肝脏淤血、心界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奔马律及各种心律失常,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为多,可有相对性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亦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以及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还可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如肺梗死等。此外,由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发生脑、肾、脾、肠系膜等处栓塞。
在慢型克山病的病程中,若出现急性心源性休克症状和体征时,称之为慢型急性发作。
4.潜在型常无症状,心功能代偿良好。但可有心界轻度增大,心电图可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st-t改变。可系发现时即为潜在型,称为稳定性潜在型,预后良好;亦可由其他型转归而成,称为不稳定性潜在型,预后较稳定性潜在型为差。
二、诊断根据克山病流行病学特点:即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人群发病情况,结合临床有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诊断并不困难。在东北、西北有大骨节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疾患的地区,如患者同时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时,应考虑心脏情况可能是慢型克山病。
克山病: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克山病的病因以及克山病的症状的相关常识有所了解,同时希望对克山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