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09 17:07:08 来源:放心医苑网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旁道前传不应期间歇性延长或阻滞性传导中断。当旁道前传不应期延长超过房室结不应期时,预激波减少或消失;当旁道前向阻滞时,室上性激动沿正常径路下传心室,预激波消失,心电图表现为预激或正常波形间歇出现。现将我院近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旁道前传不应期间歇性延长或阻滞性传导中断。当旁道前传不应期延长超过房室结不应期时,预激波减少或消失;当旁道前向阻滞时,室上性激动沿正常径路下传心室,预激波消失,心电图表现为预激或正常波形间歇出现。现将我院近年来,在12导心电图与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的20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体会报告如下。
1产生机制多种原因均可导致预激波形时隐时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使预激波形正常化;另一类是使潜在预激图形重现。基本作用机制在于间歇地或长期改变旁道与正常房室传导性从而改变心室预激的程度与正道激动心室肌所占的成分。
2在诊断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时,要求正常室内传导符合以下要求①12导联δ波均消失,或δ波最明显的导联δ波消失;②随着δ波消失,pr间期增长;③随着δ波消失,复极变化也恢复正常。以下情况不考虑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诊断:⑴δ波逐渐消失,此种情况多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如运动后),房室结传导加强,由房室结传至心室的成分加大,旁路并未发生阻滞,pr间期无增长,反映旁路传导正常。⑵室性期前收缩(pvs)后预激图形消失,由于pvs可隐匿性传导至旁路,抑制其传导,事实上旁路可能快速传导;⑶pns也可能下传不产生预激图形,因为其靠近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
3鉴别诊断
①心率依赖性预激综合征与3、4相束支阻滞鉴别:前者有δ波,后者呈典型的左或右束支阻滞图形;②快心率依赖性预激综合征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房速伴预激时宽大畸形qrs之前有相关的p′波,p′r间期固定缩短,有δ波;心房颤动伴发间歇性预激时,rr间期极度不齐,qrs起始部有明显δ波;室速时rr间期相对匀齐,宽大畸形qrs之前无相关的p波,往往引起严重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③不伴心率变化的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与舒张晚期pvs相鉴别:预激时pr间期固定,舒张晚期pvspr间期可有明显动态变化。
4诊断的临床意义
发现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可以了解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而且由于间歇性预激的房室旁路束具有前传功能,当心房颤动时,如伴短的不应期旁路,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颤或猝死,可采取药物抑制、射频消融、手术切断旁路等方法预防发作。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