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09 17:05:51 来源:放心医苑网
1.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健康者,多见于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患者,如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急、慢性肺心病,亦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左心室受累的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高心病、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束支系统纤维性变及心肌炎等
1.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健康者,多见于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患者,如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急、慢性肺心病,亦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左心室受累的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高心病、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束支系统纤维性变及心肌炎等。束支传导阻滞可持久或暂时,亦可间歇或交替地出现。
2.临床症状视原发病而定。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或第二心音逆分裂(吸气时分裂减轻而呼气时分裂加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有明显第二心音分裂(吸气时分裂加重)。
3.心电图
(1)右束支传导阻滞
①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
a.qrs时限≥0.12秒;
b.v1、v3导联呈rsr/型或宽大而有切迹的r波;而i、avl、v5导联呈qrs型,s波增宽而含糊或有切迹,avr有迟晚出现的粗钝r波;
c.继发性s-t、t波变化,与qrs终末向量方向相反。
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a.qrs波形类似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b.qrs时限小于0.12秒;
若qrs时限小于0.1秒,v1导联r/<r,常为正常心电图的变异。
(2)左束支传导阻滞
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a.qrs时限≥0.12秒;
b.v5、v6、i及avl导联q波消失,呈宽阔的、平顶的或伴有切迹的r波;v1、v2呈宽大而深的qs或rs波(其r波甚小);
c.继发性s-t、t波变化,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a.qrs波形态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有r波顶端粗钝不明显,而r波起始部分常粗钝;
b.qrs时限小于0.12秒。
③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a.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a)电轴左偏,左-45°-90°;
(b)qrs时限在0.10-0.11秒间;
(c)avl、i导联呈qr型、ravl>ri;ⅱ、ⅲ、avf导联呈rs,sⅲ>sⅱ;
(d)v1-v3导联r波低小,甚至出现切迹形r波,如加作低一、二肋间的图形,r波增大;v5、v6导联出现较深的s波。
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a)电轴右偏,在+90°-120°间;
(b)qrs时限小于0.12秒;
(c)avl、i导联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型;
(d)需除外右外心室肥大、慢性肺部疾患,大面积侧壁梗塞、垂直位心等。如有下述情况则可作出诊断:
a.同一次或先后二次心电图记录有电轴左偏或右偏的qrs波群,电轴右偏时具有上述心电图特征;
b.体型壮实、高血压、冠心病具有左心室肥厚而电轴右偏者;
c.右束支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有电轴高度右偏而无右室肥大者。
(3)双束支传导阻滞
①右束支传导阻滞全并前分支传导阻滞。
a.肢导联电轴明显左偏,具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改变;
b.胸导联呈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c.qrs时限≥0.12秒;
②右束支传导阻滞全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a.肢导联电轴明显右偏,常呈siqⅲ型,具有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改变;
b.胸导联呈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c.qrs时限≥0.12秒;
d.需除外电轴右偏的其他原因,如右心室肥大、慢性肺部疾患、大面积侧壁心肌梗塞等。
③交替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后右束支传导阻滞。
④i度avb合并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4)不完全性三束支传导阻滞
上述双束传导阻滞的第1、2、3项合并i度avb。
(5)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①qrs时限≥0.12秒;
②qrs波群改变不符合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也不符合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