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09 16:27:53 来源:放心医苑网
药理作用: 本品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吩噻嗪类衍生物,作用与奎尼丁类似。主要电生理效应是降低动作电位0位相最大除极速率,缩短apd及延长erp,减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抑制异位自律性,调致颤阈,尚有抑制房室旁路传导作用。 吸收排泄
药理作用:
本品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吩噻嗪类衍生物,作用与奎尼丁类似。主要电生理效应是降低动作电位0位相最大除极速率,缩短apd及延长erp,减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抑制异位自律性,调致颤阈,尚有抑制房室旁路传导作用。
吸收排泄:
口服吸收良好且迅速,约1~3h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34%~75%,有效血药浓度为0.25~1.3mg/m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半衰期约6~13h。口服本药后主要分布于心肌、肝、肾、脑组织,血中极少,心肌中浓度最高,原药在体内积累缓慢,主要经肝代谢及肾排泄,肝、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长。
适应证:
室上性早博、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博、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用法与用量:
口服开始每次100mg,3次/d,逐渐增量,国内采用450~800mg/d,分3~4次或每6~8h1次,美国采用300~1500mg/d,分3~4次服用。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