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2-09 16:15:07 来源:放心医苑网
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一直是医学和药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精确的白血病分类和各亚型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探明,愈来愈多的特异性强的白血病的化疗药物被开发出来。 1.1非特异性化疗药物用于白血病:从最早用含1%
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一直是医学和药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精确的白血病分类和各亚型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探明,愈来愈多的特异性强的白血病的化疗药物被开发出来。
1.1非特异性化疗药物用于白血病:从最早用含1%砷的fowler’s试剂,抗叶酸代谢药甲氨蝶呤(mtx),到抗代谢药6-巯基嘌呤、dna模块插入剂柔红霉素、微管蛋白抑制剂长春新碱和激素类药物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1.2特异性化疗药物:
(1)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由于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特异性,l-asp于上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已逐步成为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到80年代,enzon公司以聚乙二醇化学修饰l-asp,开发出新药培门冬酰胺酶(pegaspargase),于1994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1]。经过10多年临床实践,它在药效学、药物经济学方面都有着重大优点,现在美国许多儿童医院和肿瘤研究中心已逐步用它替代l-asp或两者兼用治疗all。
(2)全反式维甲酸(atra)砒霜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tra通过下调抗凋亡基bcl-2的表达,解除其对细胞分化的障碍,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实际上是对导致白血病的染色体融合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的靶向治疗。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采用atra单独治疗apl,完全缓解率高达80%以上,但apl易在数月内复发,并对atra产生耐药性。1992年孙鸿德等总结70年代探索传统剧毒中药砒霜(as2o3)治疗apl的临床疗效,发现as2o3与atra在诱导分化和诱导凋亡方面作用途径不同,且两种化疗药物在治疗apl时无交叉耐药性。对atra及其它常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患者在使用as2o3治疗后仍然有较高的缓解率。国外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在抗白血病作用上有协同效应。其联用疗法2000年9月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并于2002年3月进入欧洲市场。
(3)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病(cml):cml在50、60年代分别用白消安和羟基脲治疗,虽然显著改善症状,但不能减少患者体内ph染色体,也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80年代以后开始用α-干扰素来治疗,虽然它可以减少甚至消灭体内的ph染色体,但因药价昂贵,注射后的流感症状使患者不能长期接受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可诱发cml癌基因中的bcr-ar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的特异阻断剂,它专一性抑制其活性,引起cml细胞生长受阻而凋亡,致使ph染色体和bcr/ab1融合基因(诱发cml的基因)呈阴性。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格列卫安全性高,用药剂量可从140mg的有效剂量到1000mg,并且至今尚未发现该药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找到其最大耐受量。格列卫已成为治疗cml的首选化疗药物,同时还适用于经其他化疗药物、干扰素等治疗失败的cml患者。
(4)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化疗药物新进展:最近根据格列卫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原理,millenium制药公司又筛选出了两种化合物ct53518和midostaurin(pkc412)用于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这些特异的酪氨酸蛋白激酶flt3受体抑制剂,能够纠正aml患者由flt3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成熟和细胞分化障碍,目前正处在临床阶段。2000年上市了用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复发治疗的单抗药物gemtuzumabozogamicin
(mylotarg),它是由细胞毒抗肿瘤抗生素calicheamcin与人重组单克隆抗体偶联而成。该药适用于60岁以上cd3抗原阳性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首次复发且不适用于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