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血病

自体CIK或DC-CIK治疗急性白血病

时间 : 2015-12-09 14:54:5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肿瘤免疫排斥抗原被发现,以及人们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扩增过程了解的更多,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是指将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患者,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这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肿瘤免疫排斥抗原被发现,以及人们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扩增过程了解的更多,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是指将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患者,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这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接受大剂量化疗、放疗或骨髓移植后、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受损)的患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更为适合。

过继性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的优点

1.在体外进行免疫细胞的处理,可绕过体内种种免疫障碍,从而选择性地操作抗肿瘤免疫反应。

如新鲜分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往往缺乏抗肿瘤效应,而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恢复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或逆转其抗原特异性耐受。

2.免疫细胞的体外活化、扩增可避免体内大量应用一些制剂带来的严重毒性反应。

cik及dc-cik细胞的来源及特性

1.cik:它是用抗cd3单抗(mabcd3)、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杀伤细胞。其增殖倍数、总的抗肿瘤作用及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均比既往常用的lak细胞强。

2.dc-cik细胞:北京大学医学部陆道培教授领导的细胞治疗研究组,将携带白血病细胞抗原的dc与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的免疫效应细胞称为dc-cik。在dc-cik中,t细胞尤其是杀伤性的t细胞的增殖倍数和ifnγ的分泌量明显比cik高。cik及dc-cik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陆道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体外培养的自体cik静脉回输技术,对2例化疗困难且合并丙型肝炎的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

在治疗后,患者不但白血病融合基因(aml/eto或pml/rarα)转阴,而且血丙肝病毒基因(hcv-rna)也转阴,肝功能改善。迄今为止,该研究小组用自体cik或自体dc-cik治疗了111例经化疗或(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后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6例cr患者在接受cik或dc-cik治疗后,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66%,明显高于在该医院接受单纯化疗或asct治疗的患者。

在cik或dc-cik治疗后,14/15例残留的白血病染色体和(或)基因标志均转阴;3/6例肝脾肿大患者的肝脾及髓外白血病者的髓外肿块均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而且无病生存至今。自体cik或dc-cik回输治疗比较安全,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不良反应(如畏寒、寒战、发热和疲乏)均在24小时内消失。在完成治疗后,很多患者能继续工作或学习。自体cik或dc-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或慢性丙肝的成功,为急性白血病或慢性丙肝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也为其他恶性疾病或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自体CIK或DC...”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血病疾病

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 和特异性皮损 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 血液生化检查: 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