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三)

时间 : 2015-11-27 11:03:51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中医中药治疗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何谓“胸痹”?即由于正气不足、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

中医中药治疗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何谓“胸痹”?即由于正气不足、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辨证分型:1.塞凝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

心慢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候骤冷或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苔薄白,脉沉细或促。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当归四逆散

中成药:苏合香丸,冠心苏合香丸等,(组成:苏合香、冰片、朱砂、木香、檀香等)

参附针:人参、附子

苦蝶子注射液:(苦蝶子为苦卖菜幼苗,味苦寒,生长于东北。功能:活血通络,解毒排脓,止痛。)

参桂胶囊、心脑舒通胶囊等。

2.气滞心胸

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型根据病情选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元胡、砂仁、川朴、枳壳、枳实、甘松、香缘、川楝子等。

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香丸、红花注射液、香丹注射液、

银杏叶制剂(片、针、口服液)等。

3.痰浊闭阻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括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可酌情加桂枝,茯苓、细辛等,若痰浊郁而化热,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若痰瘀互结,加桃红四物汤等。本型根据病情选用:半夏、天竺黄,天南星,括蒌,竹茹,苍术,桔梗,莱菔子等。

中成药:脑心通胶囊、醒脑再造丸、冠心苏合香丸、天麻素针等。

4.瘀血痹

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等。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瘀血痹阻重症:可加乳香、没药、郁金、元胡、降香、丹参等。若血瘀气滞并重,加沉香、檀香、荜菠等,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雨者可加细辛、桂枝或肉桂、良姜等温通散寒之品,或人参、附子等温阳益气之品,若伴有气虚血瘀之象,出现乏力出汗、脉细缓或结代,当益气活血,重用人参、黄芪等。

若瘀血痹阻时,临床上可选用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芍、泽兰、牛膝、桃仁、鸡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但必须根据临床情况配伍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理气等药物,辨证用药,加强祛瘀疗效。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相似的文章

更多>>

冠心病疾病

冠心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