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胆囊炎

怎样治疗胆囊炎?

时间 : 2015-11-27 10:43:2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胆囊炎又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其中慢性胆囊炎比较常见,而记性急性胆囊炎则比较少见。所以,胆囊炎的类型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会不同。那么,急性与慢性两种胆囊炎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胆囊炎一共就

胆囊炎又分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两种,其中慢性胆囊炎比较常见,而记性急性胆囊炎则比较少见。所以,胆囊炎的类型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会不同。那么,急性与慢性两种胆囊炎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胆囊炎一共就有两种,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这两种胆囊炎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取出在胆囊中的结石或者是对胆囊进行切除,如果手术前的检查发现胆囊还有一定的功能,就可以对胆囊进行保留,不必切除,不过,肝脏中的成石性胆汁都会形成胆囊结石的,现在的一些手术,在进行胆囊炎手术前都要进行胆囊保留,不需要在切除了,不过,现在的科学水平不断提升,胆囊炎只需要进行个小手术就可以完成。没必要在进行一些大手术了。

近来研究报道是肝脏的成石性胆汁形成了胆囊结石(如胆固醇过饱和),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内开展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主要是应用胆道镜在术中彻底取出胆囊内的结石。

2009年,北大医院的张宝善教授对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报道此方法术后并发症很少,结石复发率低,不同医院的复发率在2-10%之间,和泌尿系结石治疗后的复发率相当(2)。

2007和2009年已开了2次微创保胆取石的全国性会议。裘法祖教授大力支持这项新术式,写了“重视胆囊功能、发挥胆囊作用和保护胆囊存在”的题词。此术式的优点在于:保存了胆囊参与消化的功能、预防因切除胆囊所致的结肠癌并避免了切除胆囊操作所导致的胆管损伤。

1、非手术疗法:

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

a.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胃管减压;

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c.解痉止痛;

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术疗法

①、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

②、慢性胆囊炎:微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首选,极少数患者胆囊已经萎缩和癌变,更应尽早切除胆囊。

3、饮食疗法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

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c。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炎的全部治疗方法,其中常见的就是手术治疗。如今的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胆囊炎的治疗也并不算困难,特别是手术,胆囊炎患者只要进行一个小手术,就能有效地治疗胆囊炎。只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怎样治疗胆囊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胆囊炎疾病

临床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