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家乡人讲述速算大师史丰收往事 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时间 : 2015-11-27 10:13:15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10月12日,本报独家刊发了《陕籍速算大师史丰收悄然离世》的报道,报道见报后,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转载、摘编、摘播。引起人们对史丰收的怀念。昨日本报记者奔赴史丰收的家乡渭南市大荔县采访,挖掘到史丰收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英年早逝家乡人颇感意外

10月12日,本报独家刊发了《陕籍速算大师史丰收悄然离世》的报道,报道见报后,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转载、摘编、摘播。引起人们对史丰收的怀念。昨日本报记者奔赴史丰收的家乡渭南市大荔县采访,挖掘到史丰收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英年早逝家乡人颇感意外

昨日,记者奔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速算大师史丰收的家乡渭南市大荔县采访,大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郝礼用:“噩耗传来,举县意外,实在惋惜!”12字表述了家乡人的反应。

大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郝礼说,史丰收去世的消息,经《三秦都市报》详实报道,很快在全县传开。从县城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人人惊讶,个个感到意外和惋惜。

聂郝礼主任对记者讲,史丰收从10岁起潜心钻研“速算法”至今4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闻名世界的数学家,不仅是大荔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不要说对于史丰收这样的科学家,就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年仅53岁突然去世,都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

聂郝礼说,当然,对于家乡人来说,他的去世,令人特别感到惋惜的原因还在于,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他的孝顺,对家庭对家乡对社会很有爱心的品德,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一个这样的好人的去世,自然让许多人落泪。

爱心无限没有私家车的大师

史丰收出生在大荔县两宜镇一村。两宜镇一村党支部书记史克俊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落泪。他说,史丰收发明速算法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荔神童”。史丰收,14岁被推荐到西北大学附中上学离开大荔到西安,1978年22岁时被破格招收到北京上大学离开陕西到北京,后被深圳市政府按照特殊人才引进到深圳市教育局系统工作,成为教授并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家乡,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家乡的次数越多,对家乡的爱心贡献从未间断。据史克俊书记介绍,多年来,史丰收为镇学校赠送他的《史丰收速算法》教材,为村小学捐赠2万元配置了电教室,为镇中学带头捐款1万元,2004年至2008年,为村上联系资金,先后修建了村东环路、西环路和北环路。但他,至今连一部私家小轿车都没有。

史克俊书记的说法,记者在史丰收的妹妹史丰莲那里得到证实。史丰莲告诉记者,哥哥史丰收2002年在北京结婚时,有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在深圳有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按标准他在深圳的住房应是120平方米,他去世时,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谈到哥哥的收入,她说,哥哥只在单位领一份工资,再没有别的收入。因此,一直没有私家车。

抗击疾病每日只睡两三个小时

采访中了解到,史丰收研究速算法到了如痴如醉的状态,一干就是43年。由于严重的超前透支,长期极度疲劳,加上侵权官司等纷扰不断,他的身体状况较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栓塞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特别是1993年母亲的突然离世,对他是一次致命打击,半年时间沉默不语,郁郁寡欢,进一步加重了他的抑郁症。1996年父亲去世,接连的打击,使他的抑郁症转化为躁郁症,兴奋时,几天几夜不能入睡,抑郁时,连续几天不能起床,处在一种极度痛苦之中,身体状况更加每况愈下。他多次住院治疗,好转不甚明显,几次都有轻生的念头。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速算法、社会责任感和亲情成为史丰收与病魔进行顽强抗争的动力。他每日只睡两三个小时,清醒时,仍念念不忘提升速算法,不忘推广速算法。他的速算法被编入小学数学教材后,针对部分学生不习惯“从高位到低位”计算的速算法,他带病钻研,在2000年的时候,又发明了“从低位到高位”计算的速算法。

8月,是史丰收最后一次回陕西。从8月10日到18日,他在西安、渭南、大荔呆了8天。15日史丰收回大荔时,省旅游局离休干部、其干叔张维公陪同。老人说,“丰娃”(史丰收的小名)精神很好,心情很好。晚上和他同睡一个大床,连续三夜,“丰娃”都是只睡两三个小时。自从身患多种疾病,他多年来都是这样。每次都劝他,把身体养好才能把事业干好。“丰娃”说,他想停也停不下来。史丰收的儿子史志罡说,父亲自2000年之后,每年有两三个月都在医院住院,成夜成夜睡不好觉。

儿子“改行”将兼职推进“速算法”

史丰收1982年在北京结婚,独生子史志罡于1984年出生。儿子的童年在北京度过,中小学在深圳度过,2006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今年3月,史志罡成为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的记者。父亲的去世对志罡心灵的震撼很大。

小伙子在父亲去世后,写了一篇《爸爸,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的悼文。悼文说:“父亲因为工作很忙,很少和我在一起。作为一个名人的儿子,我感到一种压力,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自豪和骄傲!爸爸是一个很朴素的人,他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他吃不惯名贵的食物,最爱吃的莫过于稀饭和面条。爸爸是一个很好学的人,常跟我讲他因为太过于专注速算的研究,所以对很多新鲜事物不了解。但是爸爸只要发现有什么他不懂的,他会立即虚心请教别人,直至弄懂为止。爸爸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如果他身边的朋友有什么困难,他能帮助的绝对不马虎。不管是在物质上的还是心灵上他都愿意给予帮助。爸爸一生忙碌于‘史丰收速算法’的研究和推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能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他的发明创造,他希望更多人受益于‘史丰收速算法’,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数字!”

史志罡表示,父亲很希望他能继承他的事业,但他却选择了法律专业。父亲也同意了,鼓励他做一名讲道德守法律有修养的好人。如今,父亲去世了,自己觉得还是应该继承父亲的事业,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父亲的速算法、提升父亲的速算法,推广速算法。

弟弟撰文悼念斯人去,精神存

史丰收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弟史丰有在陕西省委办公厅工作,小弟史丰宝在深圳创办公司经销电脑产品,妹妹史丰莲在设立在深圳的“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工作,任速算法讲师。据了解,史丰收一家人人会速算,他的弟弟史丰宝、妹妹史丰莲最为精通,儿子史正罡能熟练运用父亲的“史丰收速算法”。

史丰有在悼念哥哥史丰收《斯人去,精神存,速算兴》的文章中说:“回顾哥哥的一生,少年成才,青年勃发,中年辉煌,同时也历尽艰辛、坎坷与磨难,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他,是社会和时代成就了他,是各级领导、一大批科学家、同事和朋友支持、帮助了他。他从家乡走来,又回到了家乡,完成了一个生命轮回,同时也实现了一次生命升华。从一个弟弟的角度看,他不仅是一位速算专家、科学家,更是一个好人,始终怀着一颗赤子般、童稚般的好心;他是一个勤奋的人,把速算事业看得高于生命、高于一切;他是一个孝顺的人,父母的离世是对他一生最大的打击;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在达到速算顶峰的同时,与躁郁症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爱,对亲人和朋友怀有真挚的、火热的情。有这样的哥哥,是我的骄傲,更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悲痛不已、扼腕叹息。愿您的精神永存,激励后人;愿速算事业承继有人,推广弘扬,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

史丰有告诉记者,哥哥史丰收在家长到14岁,对家乡、对乡亲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外讲学、工作的近40年时间里,家乡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割舍不掉的是他浓浓的家乡情结。每次回家,他都要走访乡邻,拜访师长,看望亲朋。在家乡和乡亲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显得格外开心,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思乡之情更切,特别是在患上抑郁症后,他多次回到家乡小住。哥哥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回到家乡感到无比的温馨和亲切,病也好了一大半。”

史丰有说,哥哥原本想在大荔多住一些时日。因接到外交部的电话,外国一名原国家领导人邀请他出国讲学。他提前结束行程,于10月18日赶回北京。没有想到,在北京发病,住进了医院,又因心脏病突发,突然去世。去世时,很安详。但也留下最大的遗憾,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在场。当时,史丰收爱人在国外,儿子在深圳。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家乡人讲述速算大...”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