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哮喘

哮喘的刮痧疗法

时间 : 2015-11-24 15:27:18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1)风寒束肺型  症状和体征:喘息急促,胸部窒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散寒止咳,宣肺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背俞穴为主。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

(1)风寒束肺型

症状和体征:喘息急促,胸部窒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散寒止咳,宣肺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背俞穴为主。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0次,在肺俞、风门穴处要用力刮拭;②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③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④刮列缺穴、尺泽穴,左右各30次。

(2)风热犯肺型

症状和体征:喘息急促,声高气粗,咳嗽,痰黄稠黏,咯吐不利,心烦胸闷,面红,伴有发热恶风,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表,宣肺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丰。

刮拭方法:①从上向下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②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③从风府刮至大椎30次;④从上向下刮丰隆穴,左右各30次;⑤刮列缺穴、孔最穴,左右各30次。

(3)痰湿蕴肺型

症状和体征:咳喘胸闷,痰黏而多,咳吐不爽,胸中窒闷,口中黏腻,脘痞腹胀,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祛痰,降气平喘。以刮拭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为主。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0次,用力刮拭脾俞穴;②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③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④从上到下刮丰隆穴,左右各30次;⑤刮列缺穴左右各30次。

(4)肺脾两虚型

症状和体征:咳喘气短无力,动则加剧,咳声低怯,语声低微,痰多清稀,可伴有神疲乏力,自汗心悸,面色咣白,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舌淡苔少,脉弱。

治则:健脾益肺,化痰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背俞穴为主。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0次,用力刮拭肺俞穴;②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③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④从上到下刮足三里穴,左右各30次;⑤刮太渊穴,左右各30次。

(5)肺肾两虚型

症状和体征:动则喘甚,气短不相续接,心悸怔忡,胸中窒闷,不能平卧,痰多而黏,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紫或舌红苔少,脉微或结代。

治则:补肾纳气,平喘止咳。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0次,手法不宜重;②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③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④刮太渊、太溪穴,左右各30次。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从表面上看,刮痧疗法虽无直接补泻物质进入机体,但可依靠手法在体表一定的部位进行一定的刺激,从而起到使机体机能兴奋或使机体机能抑制的作用,这些作用的本质就是属于补与泻的范畴。在哮喘的刮痧治疗中,也要遵循一定的补泻规律。对于实证,可使用一定的泻法,即刮痧按压力大,速度快,刺激时问较短。对于虚证,则要采取一定的补法,即刮痧按压力小,速度慢,刺激时问长。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哮喘的刮痧疗法”相似的文章

更多>>

哮喘疾病

一、血液常规检查。 可有嗜酸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二、痰液检查。 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 ,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 三、呼...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