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流产后,也要坐小月子!

时间 : 2015-11-23 14:19:5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不管是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流产后调养对妇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产后,子宫、卵巢等生殖器管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如果调养得宜,则往后的身体状况不会差太多;相反的,如果不注重调养,则身体健康可能由此走下坡,常常会出

不管是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流产后调养对妇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产后,子宫、卵巢等生殖器管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如果调养得宜,则往后的身体状况不会差太多;相反的,如果不注重调养,则身体健康可能由此走下坡,常常会出现如腰酸、经痛、经前腹泻、白带多等经前症候群出现,或造成习惯性流产,甚至会严重到不易受孕!

因此,流产后的妇女可请中医师依母体的寒、热、虚、实来加以辨症调养,让各方面的副作用减到最低。一般建议如下:

1.流产后,除了喝传统的生化汤4~5帖,来使子宫化瘀血、生新血之外,为预防流产后引起的经闭,有时会在调理后期,加用一些理气活血的药物。

2.有时孕妇本来就有容易腰酸膝酸的情况,更要在此时加入一些补肾阳、调肾阴的药物。

3.若妇女平时就常心情抑郁、心烦、易怒、失眠、月经不调,可适当服用一些疏理肝气的中药来调理。

4.若月经量少、来时色黑或不畅的,更需要赶快调理,以免流产后,月经量更为减少,甚至影响日后受孕能力!

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早产和自然生产、剖腹生产一样都要坐月子,只是时间长短有差别,早产和自然生产、剖腹生产的产妇,坐月子时间最好能达到45到60天,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的产妇应休息调养约21天至30天。人工流产是指在胎儿足以存活之前,以药物或手术方式予以终止怀孕。治疗性流产的适应症包括:

(1)怀孕足以危害母亲的健康;

(2)怀孕是由于性侵害(强暴)而发生的;

(3)怀孕将导致产生严重畸形儿或智障儿。

另一类选择性流产则是出于妇女本身的意愿,因此各国对于此项妇女堕胎权的规范,不尽相同,却有其历史沿革与文化宗教背景的影响。

【流产后的调理】

生理及心理的调适

如同足月生产一般,在怀孕前期与中期的流产或引产之后,子宫也会经历复旧的过程,包括子宫颈及阴道也会渐渐回复原来大小。但由于怀孕周数较少,几乎没有会阴伤口,恢复速度也比较快;对于骨盆底肌肉的压迫及膀胱尿道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大于3个月以上的流产,会出现乳房持续肿胀、分泌乳汁的现象。

因为流产发生的原因不同,对产妇情绪及心理的调适与支持很重要,在休息调养身体及关注生理上变化的同时,也要兼顾心理及精神层面的照顾。

有效避孕或完善规划下一次怀孕

在了解流产对日后受孕的影响之后,若不考虑生育的妇女,要积极有效的避孕;若仍计划再怀孕的夫妻,可请医师就流产原因加以评估,是否需要接受治疗(例如子宫颈闭锁的手术缝合与自体免疫抗体的治疗等),再来规划下一次的怀孕。

不管是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流产后调养对妇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产后,子宫、卵巢等生殖器管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如果调养得宜,则往后的身体状况不会差太多;相反的,如果不注重调养,则身体健康可能由此走下坡,常常会出现如腰酸、经痛、经前腹泻、白带多等经前症候群出现,或造成习惯性流产,甚至会严重到不易受孕!

因此,流产后的妇女可请中医师依母体的寒、热、虚、实来加以辨症调养,让各方面的副作用减到最低。一般建议如下:

1.流产后,除了喝传统的生化汤4~5帖,来使子宫化瘀血、生新血之外,为预防流产后引起的经闭,有时会在调理后期,加用一些理气活血的药物。

2.有时孕妇本来就有容易腰酸膝酸的情况,更要在此时加入一些补肾阳、调肾阴的药物。

3.若妇女平时就常心情抑郁、心烦、易怒、失眠、月经不调,可适当服用一些疏理肝气的中药来调理。

4.若月经量少、来时色黑或不畅的,更需要赶快调理,以免流产后,月经量更为减少,甚至影响日后受孕能力!

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早产和自然生产、剖腹生产一样都要坐月子,只是时间长短有差别,早产和自然生产、剖腹生产的产妇,坐月子时间最好能达到45到60天,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的产妇应休息调养约21天至30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流产后,也要坐小...”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