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

时间 : 2015-11-17 13:53:08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上已经成了常见病,并且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应该特别注意。一旦患上糖尿病,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下面就是简单介绍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心血管病变:除严格控制糖尿病且必须长期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上已经成了常见病,并且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应该特别注意。一旦患上糖尿病,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下面就是简单介绍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心血管病变:除严格控制糖尿病且必须长期坚持贯彻外,应及早处理各种心血管问题。高血压颇常见,采用药物时应注意有否影响糖、脂肪、钾、钙、钠等代谢,如失钾性利尿剂(噻嗪类)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减少钾和钙离子进入β细胞而抑制胰岛素释放,以致血糖升高;保钾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可抑制醛固酮分泌而排钾减少,在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者易发生血钾过高而影响心功能,有时可引起严重后果;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不论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者均可抑制低血糖症症状、提高血甘油三酯、降低hdl2-ch,非选择性者还可延迟低血糖症恢复。不少降压药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阳瘘,以免发生低血糖症时再诱发心肌梗塞,但酮症也可诱发上述心脑肾并发症,必须注意。近年来还发现糖尿病性心肌病在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发生前仅有t波低平倒置,应及早严格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应用辅酶q10和第二代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1-肉碱可改善心肌功能,也可试用。

2.肾脏病变:及早控制糖尿病,早期病变可以逆转。对于肾脏病变早期阶段,微量白蛋白尿期,不论有无高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第一代或第二代药物均可使尿白蛋白排泄量减少,根据血压,卡托普利(captopil)12.5~25mg,2~3次/d或依那普利(enalapil)5mg,1~2次/d不等。除尿白蛋白外,尿转铁蛋白和尿内皮素排泄量均有明显降低,这主要由于acei对肾小单位的循环有独特的作用,扩张出球小动脉甚于入球小动脉,以致减低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滤出。

3.神经病变:早期控制糖尿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者可逆转恢复正常,但感觉神经疗效较差。以往试用维生素b族,b12、b6、b1、b2、naa等疗效可疑。有神经痛者可试用卡马西平(cabamazepine,tegatol)每片0.2g,3次/d,可暂时止痛。也可用阿米替林(amitiptyline)每晚30~50mg可有效,氟奋乃静(fluphenazine)0.5~2.0mg,2~3次/d,可与阿米替林合用。近年来还试用肌醇片,2g/d分2次口服,或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eductaseinhibito)索比尼尔(sobinil),托瑞司他(tolestat),statil等,或用甲基维生素b12(methylcobalamine)治疗取得疗效,后二者尚在研究中。

4.视网膜病变:基本治疗为及早控制糖尿病。如有病变应及时就医,且不可拖延,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5.足溃疡:俗称“糖尿病足”,主要由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加以局部受压甚而损伤所致。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预防重于治疗。患者要注意保护双足,每日以50~60℃温水洗脚,用软毛巾吸干趾缝间水份,防止发生嵌甲,如有胼胝及时处理以免局部受压,损伤,继发感染。袜子要软而无破损或补钉,鞋子要宽松,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尖硬的异物等。也可采用特制鞋垫使局部突出部位减少受压。

火龙果:更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

通过上面的描述与分析,大家应该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吧,希望上面所写的对大家有所帮助!愿大家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