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盆腔炎

盆腔炎的症状 盆腔炎如何保健

时间 : 2015-11-10 17:10:1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盆腔炎是比较的常见的妇科病了,发病率很高。不仅给女性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们要了解好盆腔炎的症状,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恢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盆腔炎的症状  一、月经异常  白带增多、月经紊

盆腔炎是比较的常见的妇科病了,发病率很高。不仅给女性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们要了解好盆腔炎的症状,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恢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盆腔炎的症状

一、月经异常

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血量多、痛经等症状,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

二、全身症状

大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三、不孕及异位妊娠

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孕率呈现上升趋势。

四、慢性盆腔痛

慢性炎症会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在劳累、长时间站立、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盆腔炎的原因

1、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

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

3、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等。

术前有性生活或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

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同样可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4、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残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

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5、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女性应注意自己的外阴卫生及个人清洁卫生;日常可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清洗外阴,并注意防止来自洁具及卫生间内的感染。

盆腔炎的保健

1、盆腔炎的饮食调护注意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盆腔炎的饮食宜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盆腔炎的饮食宜以滋补强壮。

2、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饮食,包括瘦肉、猪肝、豆腐、鸡肉、水果、蔬菜等。

3、可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鲫鱼、甲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4、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5、多食新鲜熟菜水果,多食菌菇类、葵类、芦笋、西红柿、胡萝卜等。

6、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7、禁食生冷之物如冷饮、瓜果等。

8、忌甜腻厚味食物:过于甜腻的食物如糖果、奶油蛋糕、八宝饭、糯米糕团、猪油及肥猪肉、羊脂、蛋黄,这些食物有助湿的作用,会降低疗效果,使病情迁延难治。

9、不宜食肥腻、寒凉黏滞食品。如肥肉、蟹、田螺、腌腊制品等。

10、烟、酒、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应严格禁止食用。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很好的帮助。盆腔炎疾病的患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如果出现月经异常或者是有盆腔痛的症状,千万不要忽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盆腔炎的症状 盆腔...”相似的文章

更多>>

盆腔炎疾病

(1)分泌物直接涂片 。 (2)病原体培养。 (3)后穹窿穿刺 。 (4)超声波检查: 主要是B型或灰阶超声扫描,摄片。 (5)腹腔镜检:腹腔镜检不但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对盆腔炎的病变程度进行初步判定。 (6)男...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