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Barrett食管

45例Barrett食管临床病理分析

时间 : 2009-12-09 01:16:31 来源:www.lwlm.com

[摘要]

中国论文联盟提供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职称论文推荐发表、省级刊物、核心刊物、CN、ISSN刊物推荐发表、各专业免费论文下载、论文定制、发表论文、购买论文等服务。

转载于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3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BE为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IM)与食管腺癌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B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病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测是目前最重要而可靠的方法。BE分为LSBE和SSBE,LSBE是指橘红色病变长度≥3cm,SSBE是指病变长度<3cm。据研究,LSBE上皮演变为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19%~24%,SSBE为8%~12%。但是,SSBE的发病率明显高于LSBE。因此,SSBE中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相当高[2]。另外,内镜诊断的BE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约50%。为了使病理诊断不漏诊,病理检查要求多取组织块,在Barrett粘膜内上下每隔2cm、4个象限各取1块组织,甚至每隔1cm活检,以获取更多组织,保证诊断的准确率。但内镜医生知道此部位血供非常丰富,活检后影响视野,准确的、多块活检有一定的难度[3]。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只有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诊断标准,并能密切配合,才能作出合理、准确的诊断,才能提高BE和食管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本组BE中经病理检查证实有肠化15例,占33%。美国胃肠病学会认为BE诊断前提是有特异性肠化生存在,该定义在实际执行时有一定难度,因肠化的检出率与活检标本数量有关,过分强调肠化可能会使部分BE漏诊,从而使这部分高危患者未能进入随访。而日本食管疾患研究会则认为只要内镜下认为是BE处所取得的组织为柱状上皮即可诊断,不一定必须有肠化,即肠化不是诊断BE的必需条件[4,5],活检组织也并非100%能取到肠化处。BE是内镜诊断还是更应该强调病理诊断,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Barrett食管经治疗部分可逆转,部分可长期存在并转化为食管腺癌,故应对Barrett食管患者每半年进行随访复查1次。对症状顽固,病变处有增生样改变,病理检查出现不典型增生,即上皮内瘤变,后者又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当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应视为危险信号而缩短随访时间。

【参考文献】  1Solaymani-DodaranM,LoganRF,WestJ,etal.RiskofoesophagealcancerinBarrett'soesophagusandgastro-esophagealreflux.Gut,2004,53:1070~1074.  2SpechlerSJ.Sereeningandsurveillanceforcomplicationsrelatedto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AmJMed,2001,111(Suppl8A):130~136.  3徐肇敏.Barrett食管诊治中的问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4):221~222.  4于中麟.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进展.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7):429~431.  5GoldblumJR.Barrett'sesophagusandBarrett'srelateddysplasia.ModPathol,2003,16:316~324.

上一页12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45例Barrett食管...”相似的文章

更多>>

Barrett食管疾病

1.胃镜 检查可以看到食管柱状上皮的特征性红色,天鹅绒般组织特征,与鳞状上皮苍白,光滑的表面截然不同,Barrett黏膜可以呈环周形,岛形,舌形的不同外形表现。 2.内镜下特殊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使BE的诊断更容易些...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