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病因发病机制概述

时间 : 2009-12-09 01:34:42 来源:disease.39.net

[摘要]

本病主要由感染申克孢子丝菌而引起,1896年首先由申克发现而命名。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常为土壤、木材及一些植物的腐生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数天即可生长,菌落生长特殊,肉眼常可辨认。

  孢子丝菌病(aporotrichosis)是以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无明显自觉症状的结节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结节可软化、溃烂而产生渗出,该病播散发展后也可累及各脏器。目前尚无孢子丝菌病可以互相传染的证据,但在某些职业人群中,可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如在运输、切割芦苇的造纸工人和煤矿、金矿工人中都曾有过小范围高发病率的报道。

  一、病因

  本病主要由感染申克孢子丝菌而引起,1896年首先由申克发现而命名。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常为土壤、木材及一些植物的腐生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数天即可生长,菌落生长特殊,肉眼常可辨认。

  二、发病机制

  病菌一般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而进入组织引起发病,然后沿着淋巴管蔓延发展,即沿着淋巴管的走行出现数个皮下串珠样结节。部分患者损害只局限于感染部位。还有极少数病例,病菌可经血液循环而波散全身,引起泛发型的皮肤或内脏孢子丝菌病。

(实习编辑:吴晓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孢子丝菌病病因发...”相似的文章

更多>>

孢子丝菌病疾病

实验检查: ①标本采集:自皮肤损害黑点及未破溃的结节中采集脓液或血液,其他尚有痰,血,骨髓,脑脊液或皮肤活组织,内脏组织; ②直接检查时,孢子极易和其他结构混淆,尤其孢子数量很少时,常难以辨认,因此应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