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

肝病的生物化学代谢紊乱及诊断

时间 : 2009-12-08 15:25:18 来源:www.labsky.com

[摘要]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其它>正文肝病的生物化学代谢紊乱及诊断发布时间09年06月23日09时39分 

一、肝硬化的临床生物化学

(一)肝硬化的生物化学机制

在解剖学上肝硬化表现为肝组织弥散性纤维化伴有结节性再生,是慢性肝损害的末期表现。其形成机制可能有:①缺氧和炎症刺激,导致胶原纤维合成增强。②机体免疫机能不足,不能将HBV完全杀灭和排除,使肝细胞反复遭受破坏,以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导致肝硬化;③可能跟Kuffer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胶原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储脂细胞产生胶原等有关。

(二)肝硬化的生物化学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的确诊及疗效观察仍依靠穿刺肝组织活检,但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损伤性及受穿刺部位的影响,使该方法应用大大受限。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有:

1.肝功能实验血清清蛋白减低,球蛋白增高,A/G比值降低或倒置;血清胆红素不同程度升高,胆胆汁酸盐不同程度升高,血ALT轻至中度升高;当肝细胞坏死严重时,AST活力常高于AL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VitK不能加以纠正。单胺氧化酶活性也往往升高。

2.其他生物化学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且与肝纤维化关系比较肯定的项目有:①透明质酸(HA):由间质细胞合成,大部分在肝内被代谢。肝病患者,肝间质母细胞增生,合成HA明显增多。②层粘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倾向时,LN合成和沉积大大增加。③Ⅲ型胶原前肽:血清中其含量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和活动性。④IV型胶原:是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倾向时,血中IV型胶原明显增多,可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使肝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二、乙醇性肝脏疾病的生物化学

乙醇是一种没有受体的药物,长期大量摄入容易引起肝损害,可表现为轻度脂肪肝、中度乙醇性肝炎和重度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等,甚至在孕妇可造成胎儿性乙醇综合征,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一)乙醇在机体内的代谢

乙醇90%~98%在肝脏代谢,余下的2%~10%随尿及呼气而排泄。

乙醇代谢体系中,以ADH乙醇氧化体系与微粒体乙醇氧化体系最为重要。

(二)乙醇代谢对机体的影响

长期过量摄入乙醇对机体造成损害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或因乙醇直接损伤所致;或因乙醇本身代谢影响肝细胞物质代谢平衡以及代谢中间产物对细胞产生毒性效应所致的间接损害。

三、肝昏迷的临床生物化学

(一)肝昏迷的生物化学机制

肝昏迷又称为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氨中毒学说80%~90%的肝性脑病的病人,有血氨升高,有的增高到正常人的2~3倍以上(200~500μg%),而且有时还可看到血氨增高与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平行。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清除氨的能力大大减低,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此即氨中毒学说(ammoniaintoxication)的基本论点。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Fischer等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所取代有关,并提出了假性神经递质学说(falseneurotransmitterhypothesis)。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此为该学说的基本论点。

3.胰岛素、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肝功能不全,一方面由于芳香族氨基酸分解代谢障碍,使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血中胰岛素升高,使血液支链氨基酸含量减少,结果芳香族氨基酸通过以载体为中介的转运系统进入脑组织增多,在脑组织内生成假性神经递质和过多的5-羟色胺,儿茶酚胺生成减少和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功能降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这就是肝性脑病的胰岛素、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theoryofinsulinandplasmaaminoacidimbalance)的主要论点。

4.短链脂肪酸中毒学说肝病患者的血及脑脊液中,某些短链脂肪酸(指4~10碳原子的低级脂肪酸,如戊酸、已酸和辛酸等)含量较高;在肝性脑病患者血液中,其浓度明显增高。

目前对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虽然尚未完全定论,但目前看法逐渐趋向一致,逐步转向研究氨对脑组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阐明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二)肝昏迷的生物化学诊断

肝昏迷(肝功能不全)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可有:①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②血清清蛋白减低;③低胆固醇血症;④AST及ALP由高值转为低值;⑤血尿素氮呈低值;⑥血糖降低;⑦凝血酶原时间延长;⑧血浆纤维蛋白原呈低值;⑨血氨增高;⑩血液pH增高,PCO2降低(呼吸性碱中毒)等。

摘自《阳光检验》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肝病的生物化学代...”相似的文章

更多>>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疾病

(1)血清钠一般低于130mmo/L。 (2)血浆渗透压<270mOsm/kgH2O。 (3)尿渗透压不适当地升高,在血浆渗透压下降时尿渗透压大于血渗透压。 (4)尿钠排泄增加>20mmol/L。 (5)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或稍偏低,血清...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